2019-09-10
紫砂泥料
“青灰泥”,古云“天青色”,陶之色调呈蓝、绿与灰之复合色,以烧成色命名之,又称“藏青灰泥”,易与墨绿泥混淆,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采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布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难觅之珍贵稀有泥料之一。原矿收集不易,色泽特殊,故与器物形体线条之搭配,易产生不同效果,设计制作较为费心。色调傲然不群,气质高雅,稳重不浮夸。
青灰泥泥性疏松不结,含铁量高,张力特大,不易变型、塌陷,惟黏性不足,烧制中易现氧化铁熔点,石灰、跳砂、杂质较多,挑泥须严格谨慎,烧窑温度特高。烧成后双气孔结构明显,空气对流顺畅,简朴古雅,老味十足,别具明代紫砂原料气韵。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泽如紫似灰,似硬汉风格,十分易于辨识。窑温约1200度,收缩比13%。
青灰泥在矿层中处于段泥和紫泥的中间,如果要分类的话,应将其归于紫泥一类;但它烧制成品后色泽青灰,所以只单独列出称之为“青灰泥”。
春晖 马永强
青灰泥色泽温儒清雅,质感独特、气质冷凝,触之如石、如玉,宛若一位身着长衫的翩翩君子,淡雅而从容。在明末清初,青灰泥是文人士子最钟爱的泥料,它的古朴、素雅、温婉,淡然而与世无争的韵味,深受中层阶级欢迎。
青灰泥有两类,一类在构成上是以紫泥为主、绿泥为辅,烧成后深灰带紫,烧制温度越高呈色越深,通常称为青灰紫泥;另一类在构成上以绿泥为主、紫泥为辅,烧成后呈深灰色,泡养后壶表有着明显的金属质感,这类泥称为青灰泥。
青灰泥细腻温润,双气孔结构明显、含铁量高;用它来泡茶品茗,温顺平和、甘醇而回味悠长,老味十足。
当代人偏爱欧式的简约、日式的清新、美式的现代,而一把青灰泥的紫砂壶,既有着中式的古朴,又不失现代的简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宠”!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