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建盏工艺里的谜团基本就落在曜变上

2020-04-07   建盏知识

从1979年国家组织对建盏工艺进行恢复至今,人们在建盏的工艺研究之路上已经走过了将近40年,在最近的几年中,建盏中的乌金、兔毫、油滴等釉面的形成原理和规律都被建盏工艺师们普遍认知和把握。建盏工艺里的谜团基本就落在曜变上,彩光是曜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宋代的文字记载中,对建盏釉色所做的描绘并不少,宋徽宗的“玉毫条达”,黄庭坚的“兔褐金丝宝碗”,蔡襄的“兔毫紫瓯”,晁补之的“鹧鸪金盏”等等,都表明了建盏釉面带有或银或金或紫的色泽,却很少有直接描绘建盏带有彩光的词句。明末清初诗人曹溶写过《兔毫盏歌报陈若水》,诗中有一句“建安黑窑天下奇,土质光怪欺琉璃”,曹溶所见的建盏光彩奇异,堪比晶莹剔透、流云漓彩的琉璃,由此可见彩光釉面的建盏自古有之,而且受人珍视。


曜变建盏建盏工艺里的谜团基本就落在曜变上

万彩鹧鸪斑  范永寿



建盏釉面中登峰造极的要数曜变,日本著名的陶瓷学家小山富士夫在《天目》一书中曾给出曜变的释义:“建窑所烧,在挂有浓厚黑釉的盏面,浮现出大小不同的结晶,而其周围带有日晕状的光彩者为曜变……‘曜变’一作‘耀变’,是因为它含有光辉照耀之意。”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曾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中国著名古陶瓷专家陈显求在他的《扶桑鉴宝记》中对曜变天目的定义是“曜乃日、月、星辰之光,变乃色彩变异之意,两字合成一词,则曜变天目可以定义为具有光色(无固定颜色)变化的建盏。”从古今中日对于“曜变”的定义来看,彩光现象可视为曜变的必要条件,不可或缺。


曜变的斑纹建盏工艺里的谜团基本就落在曜变上

星云杯  黄美金


曜变的斑纹乍看上去与油滴、兔毫迥异,但并非毫无关联。曜变最为直观的两个特征是它的光晕和斑核。斑核看上去像“空心的油滴”,油滴是斑点内有色彩,斑点外全黑,而曜变则相反,斑点外包围着色彩,斑点内则无彩。故此称为“斑核”。而且曜变的斑核并非油滴斑那种均匀分散的状态,而是会有几个大小不同的斑核聚成一群的趋势。不同的曜变盏,聚落趋势会有差别。


曜变盏的斑核外必然包围着彩色光晕。这个光晕的色彩不是死板的、固定的,而是会随着光照角度的改变,变幻出不同的辉彩。如静嘉堂辉彩为蓝、紫、黄等,藤田辉彩为蓝、蓝绿、紫等。在自然光与室内光下观察,也会有不同感觉。曜变的神奇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变幻莫测的辉彩。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