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识建盏先识胎,建盏的优势,胎土功不可没

2020-01-16   建盏知识

识建盏先识胎,建盏属铁胎。铁胎非真铁也,磁质近墨,有如铁色,其胎之厚薄轻重亦不一致也。


铁胎,是建盏的标志。建盏胎体使用的粘土,含铁量为同时期其他窑口的数倍,更远高于现代的青瓷、白瓷。因胎体含铁量高,从外观表现、物化性能上都与其他瓷器有显著不同,故称为“铁胎”。


建盏胎识建盏先识胎,建盏的优势,胎土功不可没


建盏胎土决定了杯器的一生,就如黑釉茶盏的命运随着喝茶方式而改变,但同时也被视为珍宝。对建窑的残片的化学分析,即利用废窑址取出的残片作胎土分析,解开了茶碗胎土结构的组成。


建盏胎采取的原料结构大致固定,矿物成分包括莫来石、石英、方石英及铁的氧化物,胎土的配方是含三氧化二铝较高、更为耐火的红土与另一种可塑性较高的软泥合成,故有“乌泥”、“紫泥”之称。


根据出土的宋代建盏标本来看,建盏的盏壁普遍有80~85毫米以上,比同时期其他窑口的茶盏确实要厚出很多。而建盏胎体厚就意味着重,本身建盏坯体采用的原料含铁量就很高,加上盏壁和盏底都很厚,密度体积都比别处的仿盏大,最后的重量自然就不轻。


观察宋代建盏的底足标本,会发现胎体很黑(有部分看上去不够黑,是碎裂后氧化所致,再往里敲也是黑的),这是坯土含铁量高的一个表现,也是区分建盏和其他窑口仿盏的重要依据。


建盏胎体识建盏先识胎,建盏的优势,胎土功不可没



蔡襄在《茶录》里对建盏赞誉有加,尤指建盏保温对点茶有帮助:“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即建宁、建瓯)所造者绀、纹如兔毫,其坯甚厚,熁之久热难发,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里指出点茶用建盏的优势,胎土功不可没,坯甚厚与含铁量高,形成保温的效果!


胎土成就茶盏保温,直接勾出茶香,使茶盏前的温杯动作,告解了胎土凝结茶滋味的机能考量。茶盏益茶,便是因眼前的胎土。黑釉茶盏也引来更多品用者的赞叹。

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陈襄、苏轼、毛滂、黄庭坚、惠洪、惠空、陆游、杨万里、魏了翁、葛长庚等多人品茶,诗送传世......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