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6
紫砂术语
玩壶,本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全方位享受。就笔者来说,感觉品玩朱泥壶更有独特体验:热水冲淋,贪看娇艳如花盛开,在氤氲的香气中摩挲细腻壶身,身心俱释、有多层次的丰富感受。
数百年来,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无数壶友将朱泥壶奉为心头挚爱。它色艳质洁、成壶致密度高,无论是案头赏玩还是泡茶品茗,在视觉上给人以享受,强大的扬香力也令茶客趋之若鹜。
朱泥在紫砂泥料中颇受争议,一把真正的朱泥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从6个关键词来解读它。
泥料珍贵
朱泥的矿源有黄龙山、小煤窑、赵庄等,皆量少而珍贵。它位于嫩泥矿床的最底层,不像其他矿料一样大面积存在,而是零星呈点状分布,矿层薄、还夹杂着其他矿料,需要用手去抠取,再经过精挑细选才能得到好料。
矿量少、开采难度高,朱泥在市场上交易几乎以斤两计价,可见名贵。
成品率低
朱泥原料的颗粒比含量小、泥性重,泥性娇嫩,对水的渗透性和挥发性都略逊于其他泥料。以朱泥制壶,泥料的干湿程度、泥片的厚薄均匀等均需在制作时谨慎操作,成型难度很高。
它的收缩率达30%~40%,支撑度差,烧结成熟与烧结过度之间的温差仅10度左右,极难把握。成型难、烧成难,朱泥壶的成品率超低,正是“好朱难寻”。
灵蛇之珠 何其仙
丹朱之色
朱泥壶成壶后壶表主体以古典朱色为主,红润娇艳,透着些许橘色。热水冲淋其上,朱色愈深,红光氤氲,游移翩延。
中国自古开始,就对红色极其偏爱。《汉书•苏武传》中“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其中的“丹”就是指朱色。随着泡养日久,朱泥壶的色泽愈加深沉,沉郁华美,气度雍容,是国人心头瑰宝。
小品壶
坊间一直有“自古朱泥无大品”之说,皆因其制作难成型、烧制易变形。不过这份“另类”独赋予小巧的朱泥壶一分古拙雅趣,隽秀玲珑。市面上朱泥壶多在200ml上下,超过300ml的大壶已经被壶友藏家珍若拱璧了。
对于很多爱喝功夫茶的人来说,致密度高、扬香力强的小品朱泥壶堪称绝配。功夫茶叶多水少、汤色浓郁,胎体接近瓷化的朱泥小品能将茶汤的醇厚度和层次感完美地表现出来。
不完美
对于朱泥壶的“真爱粉”来说,它的不完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以理解、接受的。因为泥性的关系,朱泥壶的瑕疵率可能在50%左右乃至70%,有的壶艺师烧制10把朱泥壶甚至只有1把品相完美的。
无朱不皱
所谓“无朱不皱”,其实并不是绝对的。朱泥壶的壶身有细微的褶皱,是因其垂直收缩大于横向收缩。很多人认为有这样的褶皱才是正宗朱泥壶,以致有些不良商家以卫生纸包裹以作出假的“褶皱”来欺骗壶友。有一些传世的朱泥作品,是不起皱的。这和朱泥的产区、炼制等有一定的关系。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