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别看紫砂壶底不起眼,它的秘密你知道吗?

2018-10-26   紫砂知识

紫砂壶的壶底对整个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壶底不但有其造型美与功用性,还是一只壶的“身份证”。从最初的壶底光秃秃,到大彬壶竹刀湿刻留款,再到曼生壶时代的弃款钤章,直到现在盖章又加款,刻壶的名称、获奖说明、纪念壶编号甚至一两句相关诗词。


壶底和紫砂壶器型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款式。它并不是随心所欲,想做什么样就做什么样的。壶艺师在制作时,讲究壶底与壶身的融会贯通、一气呵成,与整体气韵相搭配、相和谐。千百年来无数紫砂匠人不断的试验与提炼,不断演化,什么壶型配什么壶底,最终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紫砂壶底有多少种?它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类别

壶底有方与圆、凹凸与平、圈足与起脚、筋纹与树桩等形式。由此演绎,表现极为丰富:凹底多见于紫砂圆器,瓜果梨桃等饱满丰鼓类爱之;圆壶的圈足如盘罐之底,细细一圈;方壶的圈足或如围墙环绕、若如城门大开;起脚多见于乳钉、卷足、鼎柱、兽脚之底;筋纹器的壶底一般与壶身相呼应、纹理相通;花器的壶底随形而变、顺其自然。


简单地说,壶底大概可分为圈足(加底)、钉足、一捺底、平底、托榫足、象足等。


圈足

钉足


平底


托榫足




规律

经过几百年的演进和反复的推敲,使一些经典壶的壶底有了“定律”。如石瓢壶一般都是三足鼎立,传炉壶则是四脚撑起;井栏壶常为加底圈足,线圆壶则多为一捺底;供春壶的壶底一般都是不规则的内凹底,南瓜壶则是瓜棱线聚向瓜脐……





制作

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壶底与壶嘴、壶把等一样,都是分开做好再衔接起来的。拿一捺底来说,制作流程如下:

一捺底是紫砂圆器上常见的式样,它干净、利落、洗练、灵巧,是紫砂造型所特有的一种式样。在制作一捺底时,要用到一个工具——虚坨。

上底片前必须在虚坨上把底片虚起来:


上底片:


用虚坨均匀地敲击底片,使之凹下去,直至一捺底完成:



使用工具对一捺底进行最后整修:


这样一捺底就制作完成了。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