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紫砂文化
国内篆刻、书法名家孙鼎朴先生制作的壶被业界称为鼎朴壶,之所以得到投资者兴趣与认可,专家认为多源于人们对紫砂经典“曼生壶”的崇敬(曼生壶是由文人题刻的一种紫砂茶壶,源于清代“西冷八家”之一的陈曼生,其人善书画篆刻,所以他参与制作的壶被誉为文人与艺人合作的最高水平代表)。
而被誉为“曼生后又一人”的孙鼎朴,成功的地方是他喜欢在紫砂壶上创新,他首创的玺印壶获得了国家专利,就是壶底同时刻有印章,由于壶胎比较薄,力量拿捏不准就会穿孔,所以使得玺印壶显得弥足珍贵,而且这种玺印壶孙鼎朴先生每年只制作100把,每把均有编号,所以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提起“曼生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雅趣。紫砂史上,明代董其昌、陈继儒,清代陈曼生等文人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赋予紫砂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以此推动了紫砂工艺的发展,扩大了紫砂壶的社会影响和市场。陈曼生又是这些文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他在把紫砂打造成“文化陶”方面的贡献,以及历史和壶友对他的肯定和尊崇,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曼生壶的主要特点是融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壶,壶腹上还镌刻山水花鸟,使清雅素净的紫砂茗壶平添几分诗情画意,形成独特的文人壶风格,从而使紫砂茗壶超越出单纯的茶具的意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曼生壶是紫砂技艺与翰墨结缘的精品。从它问世以后一直备受鉴赏家们的青睐,特别是书画家爱之如珍宝。由于陈曼生是一位篆刻家,他的书法富有金石味道,以刻刀代替软笔刻于紫砂泥胚,用娴熟的刀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书法应有的美;并且因阴刻而陷入的字体,在光影之下显示出清晰明快的刀法美。陈曼生根据壶体造型而设计紫砂壶;如扁壶、合欢壶,他将字刻于壶面上端,字形清秀、灵动。所谓“壶随字贵,字依壶传”者是也,由此曼生壶身价百倍,至今仍为收藏家千金难求的珍品。
鼎朴久经历练,广收博取,学修精进,运斤成风,故能深悟艺术辩证法之精髓。他眼里的“曼生壶”绝不仅是诗文书画对紫砂壶的包装打扮,而是艺术的脱胎换骨,文化的点石成金。因此,他能由器入道,穿透壶的形制而直追其魂魄。大家都知道鼎朴造壶的三大优势——融入自身的书、画、印、刻,引进当代书画名家的专稿并根据紫砂壶的特点加以适当调整,以及向宜兴文化程度较高的工艺名家或年轻精英定制壶坯,但是对鼎朴壶深刻的意旨和丰富的内涵却未必能够感悟到。
当然,达到这种欣赏目的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很正常的。正如我们在丁蜀看到的,从事紫砂制作者如恒河沙数,而能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的人毕竟很少。因为这不仅要有熟练的制壶技巧,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做到像鼎朴壶这样“文”为壶点睛、壶为“文”增色,门槛实在很高。何况鼎朴壶的种种具体方面,如壶身画面立意的新奇、笔墨的拙酣、风格的华雅等,都具有唯一性,想仿都仿不来。这也正是人们看中鼎朴壶收藏价值的缘由。 人们喜爱鼎朴壶,如同曼生壶,因为壶上除了直观的装饰,还有耐读的品位、格调、境界、情感和意趣。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