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选购技巧
陈洪平宜兴紫砂壶 陈洪平紫砂壶价格
缘起
“铫”,即“吊子”,一种有柄、有嘴的煮水器,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紫砂壶雏形。
时至清道光年间,“曼生壶”的始作俑者陈鸿寿某日突觉不适,正于家中休养,好友闻之,随登门拜访。陈鸿寿便设茶款待,二人以茶为题,相谈甚欢。谈及古人所用茶具,皆以石、铜、瓷铸成铫,以铫煎茶煮水皆宜。
然而石铫的壶壁太厚,铜铫则带有腥涩异味,瓷铫又不耐火,谈及此,好友言之:“曼生兄,何不以紫砂而为铫”。
谁想,陈鸿寿竟也早有此意,于是便欣然提笔,画铫以为壶型,更为了方便抓握而设置了提梁,
壶成,初命其名曰铫梁,又觉不妥,因铫之初乃石器,故命名之曰石铫提梁,取清新、原始之意,终成后世经典之曼生壶式。
传世之壶
此壶由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洪平倾力打造。
梯形壶身,线条硬朗,下丰上敛,扎实沉稳。
三支钉足,平脚,平稳大方。长嘴直流,平口,气势挺拔,出水爽利。
三角把,比例精当,胥出自然,持握有力。
一面刻著名写意花鸟画家霍春阳所绘之竹,竹林生风,苍劲有力。
另一面则刻“洁韵”二字,力求凸显其雅静文智的另一面。
平压盖,口盖吻合严密,通转不滞。弧形钮,如饮涧之虹,自然生动。
石铫即石瓢,为古之称呼。此器乃子冶石瓢之经典形制,简洁硬朗,色泽温润,工艺严谨精湛。
巧匠
陈洪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紫砂中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9年生于江苏宜兴潜洛村,20世纪80年代初从事紫砂制作。1993年参加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在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紫砂研究所从事紫砂陶艺专业创作。200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紫砂中青年陶艺家”荣誉称号。
作品特色
紫砂创作技艺全面,光素方圆器、筋瓤器、花器俱佳,其中造型以光器、塑器见长(例如鱼化龙、风卷葵、螭龙提梁、葫芦提梁、匏瓜等作品),尤擅提炼传统,并且在传统基础上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品。泥料选用宜兴紫砂原矿砂料互配提炼,选料以作品创意自配运用,具有鲜明的主题创意特色。
作品入选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陶艺展(2001)、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陶都风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台北展(2013)等高层次、高水平展会,多件作品收录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紫砂图典》、《紫砂中青年英才集》,台湾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紫砂群英》、《天地方圆》、《紫玉金砂》、《壶谱》等权威典籍,部分作品入编地方教材《陶娃学紫砂》课本。部分作品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著名机构收藏。
2015年10月至11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紫玉墨韵—津门画派与宜兴紫砂名人合作展》专场展览。2013年出版著作《清可园:陈洪平紫砂艺术作品》(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紫玉墨韵—津门画派与宜兴紫砂名人合作作品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霍春阳,著名写意花鸟画家。1946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李庄乡李庄村,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国内森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大中华学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荣获“天津高校名师”称号。
自1976年以巨幅作品《山花烂漫》名闻四方后,霍春阳一直执教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潜心花鸟画,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写意花鸟大家之一。
创作的大量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及国外博物馆收藏,多次出国进行艺术交流,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