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紫砂文化
传世的紫砂方壶的量,远不及圆壶多。存世方壶最多的大概是「华凤翔」款的汉方壶了,且容量甚是悬殊。
在长期的紫砂创作过程中,一般说方形壶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 变形的系数,方壶是绝对大于圆壶的。 另外,加上人们在实用性上有一习惯心理,以为方货不如圆器,泡茶不方便,上手把玩也缺少圆融合手之感。茶壶是用来泡茶的器具。饮茶过程中,尤其是「人手一壶」时期,都少不了抚摸品赏,就是今日养壶也需触摸。「触摸舒适」本来就是评判紫砂壶的要求之一。在这一点上,方壶就显逊色,就是倒茶叶残渣也不及圆壶滑溜。
在一些收藏家眼里,也觉得方器多边棱,在品茗使用中容易产生碰边去角现象,同样一件方圆器,何不取圆而弃方以图保值稳当。在制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力的要求,方壶也比圆壶高。一个圆无所谓前后,而方壶的每一边都有前后,用力保持平衡一致,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大概基于这二个原因,使得做方壶的人数及产量,注定要比圆壶少。
究其东方文化,方的领域可说是太极的一半,宇宙一合。自古以来,华夏就有天圆地方之说,方象征大地,象征坤象。田字从方,就是寓演大地形状。自古象征权力的 帝王之印,象征尊贵的宝鼎,多作成方形。所以说,方是权力的一个特定象征。在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教人要有出息,须行为有方有 约,有棱有角。规矩自度,方可立为一方之士。平常,中国人称呼有成就的学尊者,也都恭道一声“方家”。这都是一个民族从心理深处产生的对“方”这一要领的 定性。
另外,方与圆往往是相互转化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伏羲女娲的宝相中,手持规与矩,可见在古代文化源头,这一理念就深深存在了。人们要求自己在理念上、智慧思维上要化方为圆,在行为上要化圆为方,正所谓“智欲圆而行愈方”是也。
当 前,在宜兴紫砂壶的创作中,不乏创作高手,他们大多能从商鼎周枋中找到历史与新时代特色的融合点,将方壶作得深能体现东方的尊贵与严整。壶的把、流、的 子、盖、壶身、支角等几大要素,也多借助龙、凤、蛙、蛇、鹿、鸡、羊、瑞草神木等具有华夏文化象征、吉祥意义的奇禽异兽来创作,应该肯定,这是极具积极意 义的一面。
紫砂方器带来的是一种力感的美,也是对艺人技艺的一种考验,随着人类审美的提升,对紫砂方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体现传统的美感,同时也要有创新的艺术。紫砂方器的发展市大为可观,或丰腴、或清秀、或刚健等艺质让紫砂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和立体效果,从方器的艺术美中感受到紫砂的独特魅力!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