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高工袁国强谈紫砂艺术及作品欣赏

2016-08-17   名家风采

    袁国强,201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陶都宜兴制壶名人。

    197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80年代末期学艺。90年代初师从张庆臣,后又得到国大师何道洪的悉心指导。经刻苦钻研,技艺基本功扎实,尤以全手工见长。作品多以难度较高的菱花、方器、素器等为主,制作工艺精湛,稳重而朴实。90年代作品都为台湾市场专销,赢得很高声誉。后组建自己的工作室,专业创新和制作紫砂精品,多次获奖,成为紫砂青年艺人中的实力派代表人物。


    传统器型非常考验制壶者的功底

    传统作品,讲究扎实的基本功,起步的时候以模仿为主,比如像顾老的一些传统作品,仿古、石瓢等。在模仿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融入自己的一些思想、想法,做一些改进或者创新。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不脱离传统,又完全有传统的影子在。传统壶好在哪?第一,简洁,线条好;第二,它有一个强大的实用功能。任何一个壶的设计之初,你不能离开它的一个实用功能,因为壶是用来泡茶的,所以你有了这个实用功能之外,它就会有很多的限制,所以传统壶就有这方面的优势。

 

    花器收藏价值会比传统器型更高一些?

   花器它是模仿我们生态的器皿,生物界的一些东西,它的观赏性比较强,对有些造型来说,可能对泡茶实用功能上,会有所限制。看个人需要。有些人喜欢观赏性强的,那么这些收藏壶的壶友,他就比较喜欢这一类;有些人他就讲究实用性,就是简单、几何形的,这是他的所爱。

 

    越简单的壶越难展现精、气、神

    打个比方,石瓢,它是一个最最简单的几何形,那么它的各个比例的尺寸,都是有非常讲究的,它的壶身、壶嘴、壶把,包括壶钮都是呈各种三角形,把它结合起来,那么这个里面就有它的比例关系,等分关系,非常得讲究的。所以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是难做,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为何钟爱底槽青?

    这个泥从我学壶之后,我父亲就给我以后需要发展,存了一批泥,家藏了大概有二十年左右的,我一直舍不得用,那么这个时候拿出来做,是因为“景舟杯”获奖以后,我需要一个更好的作品,体现给大家,所以在选择泥料上,我就不惜成本把家藏的泥给拿出来了。我平时使用的时候,都是用这个泥的在泡茶在喝。它的泥料变色的相当快,非常喜欢它。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