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雨紫砂壶国色天香 宜兴紫砂壶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摘自《咏苎萝山/西施》 [唐]李白
· 缘起 ·
被推崇为“诗仙”的李白以近乎赞美的口吻描述了西施的美,可见西施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并非空穴来风。
传说中,最早身为浣纱女的西施,以一张惊为天人的美颜,使得鱼儿停驻在其跟前,忘记了游水的本能,逐渐沉溺于河底。这个近乎于传说的描写,不仅使得西施在后世的称颂中得以粉丝大涨,也使得“沉鱼”这个极具古典之美的词语得以流传开来。
至于其帮助越王勾践伐吴的故事,那更是一段佳话了。
时至今日,西施也经常以绝色佳人的形象活跃在戏剧、影视甚至游戏之中,扮演者皆是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由此可见,世人对西施的喜爱与热情并没有因时代的久远而有所消退,她美丽的形象也会以各种方式继续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 国色天香 ·
由“中华神刀”之称的紫砂陶刻匠人杨喜雨亲手打造的“西施”,便是一款尽展西施最初之美的传世好壶。
下面,就让各位看官随我仔细端详鉴赏一番此壶吧。
初鉴“西施”,虽是传统壶形,但其娇俏圆融的造型却深得壶友们的喜爱,经久不衰。
壶身圆润饱满,圆珠钮、直短嘴、倒垂把,工艺到位,衔接自然。
壶身通刻装饰,正面刻西施浣纱,工笔刻画,神态灵动,身姿婀娜,大丛荷花环绕盛开,花叶舒展,似有馥郁花香传来,人与花皆令观者产生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之感,仿佛自己也快要成为那条停驻在西施跟前的小鱼,即将沉溺于于浅滩。
这一切的神奇,自然要归功于工笔画的“形似”,我们都知道,在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作品犹如跃然纸上,仙坛之器,使壶自生绝色。
反面铭“国色天香”,秀外慧中,却又有不甘金玉其外,心存抱负之感。
通观“西施”,方觉整器刻绘精美、造型经典,人物栩栩,值得赏藏。
· 巧匠 ·
杨喜雨,2008年宜兴手工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紫砂陶刻高手,他的刻壶技法全面,制作与设计都是大成之作刻壶更是一绝,形神兼备,神采飞扬,刀法犀利精道,具有笔墨风骨之魂,故此著称“中华神刀”。
杨喜雨老师的工笔刻画极致精道,工整细致描写入神,完全做到“有巧密而精细者”,尽其精微,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他的作品中充满生命力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力,作品活灵活现,工艺精美,神,型,韵,采兼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受壶艺爱好者,收藏者的喜爱与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