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
名家风采
蔡炳盛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福建省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蔡炳盛1956年生于陶瓷制作世家,是著名的建盏蔡氏三兄弟之一。玩建盏的人想必都听过蔡氏三兄弟,他们是最早一批建盏人。蔡炳盛排行老三,是第一个烧制建盏并且是第一个以个人形式烧制出油滴建盏的匠人。
蔡炳盛的祖父辈一直从事陶瓷烧制,从小就受熏陶,为之深深着迷。他认为建盏真的很美,这个断代的文化应该被认知被传承。从15岁开始烧陶,以黑釉大缸为主。
当时宋代建盏技艺已断代600多年,国家成立的建盏技艺恢复研究小组怎么也烧不出兔毫油滴纹路。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蔡炳盛烧的黑釉大缸底部居然有兔毫的纹路,这给建盏复烧技术开了一扇天窗。蔡炳盛没有藏私,将矿釉里加入烧松柴的草木灰秘方告诉了研究小组,加快了整个建盏技艺恢复的进程。
专家组走了,蔡炳盛对于复现建盏的兴趣却被完全勾了起来。1982年,26岁的蔡炳盛到政和县东平镇借了一口窑,走上了探寻烧制建盏之路。经过无数次的配方试验和反复烧制,期盼许久的兔毫盏重现于手中。一发不可收拾,他又逐渐研制出了油滴盏、曜变盏、柿红、灰皮、乌金盏,配出了各种釉水配方,传统的花色烧制技术已全部复现。
数十年耕耘,蔡炳盛的建盏烧制技艺炉火纯青,成为陶瓷制作名家。其烧制的建盏器型精致,釉色优美,蓝油滴的造诣登峰造极。而胎骨似铁,釉色古朴典雅,枯高幽玄,静谧脱俗,釉面斑纹天然形成,变幻莫测,斑纹晶莹清晰,金属感强,彰显其功力非凡。因而作品深受广大建盏爱好者的喜爱,巩固了自己在建盏制作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撰写的《试论建盏的烧制工艺》在学术期刊杂志《艺术科技》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66/TN,2015年第06期刊发。工艺陶瓷类作品油滴盏、油滴洗于2015年被征集为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收藏于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藏品编号:TC171A/TC170A)
部分荣誉
2011年 获得了南平市“第一批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10月参加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担任常务理事,2015年担任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建盏鉴定咨询委会员委员,获得了“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名艺人”称号;
2013.12建阳市文体新局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2014年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银油滴盏分获金、银奖
2015年《油滴建盏》获第八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评比铜奖,《油滴笔洗》获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优秀作品评比金奖,获了“福建省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作品被征集永久收藏于建阳区文化馆;
2016年获得首届“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6年,荣获首届“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
2017年获得“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
2018年,荣获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获得了省级荣誉“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火凤凰
带着凤凰泣血的壮烈和永恒之火的神圣
此盏如一只真正的凤凰从浴火中涅磐而出
艳丽的斑纹仿佛仍包裹着一团团火焰
带着永不熄灭的、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
绽放重生的欢欣,升华永恒的信念
火凤凰属于类耀斑铁红釉建盏
这是蔡炳盛在传承宋盏经典款式之外
经过漫长研发而创烧出的新釉料
在烧制时需要对温度极其精准的把控
多一度釉面则黄,少一度滴则走形
每只盏都是匠人心血的精粹凝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
当这只建盏跨过重重煎熬与考验
藏起岁月的汹涌与艰险,只余静谧从容
赏盏品茶,眉宇心间一如初见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