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壶界四小龙的紫砂收藏价值

2019-06-05   收藏指南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兴不仅产紫砂闻名于世,同样也盛产艺术大师。宜兴紫砂四小龙一般指的是90年代宜兴紫砂界六小龙中的江建翔、施小马、刘建平和吴群祥。

隔着二十几年的时空.多想随着他们年轻时的足迹亦步亦趋地前行,那时努力、勤奋、悟性都是学艺的要素。“从头话当年”,不过是时隔多年之后的一个由头,在艺的世界里,没有江湖大戏那么“剑拔弩张”,却能让人对着回忆感受另一个时代如一阵风播撒而过,惊鸿一瞥,并随之产生——风骨、风度、风姿、风流……我们记录,只是将可数的数字将他们的经历罗列,他们回忆时,则毫无保留,褒贬直抒,年轻的我们怎能不感动?正在攀爬的年纪里遇到这样真诚的人,我们才得以有幸感受到真实。

如果,一个行业,有那么一个人能够坚守紫砂数十年,紫砂也能因这样的人而有尊严,为什么这样的人不能为我们的榜样?更何况这个行业中,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将他们的话细细思量,会有怎样的启发?年轻的紫砂人,或许总有―天,会明白他们过往的执念、絮叨的言语.是一种殷切的希望。

江建翔

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1976年进紫砂工艺厂学徒,授业老师许承权,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指定拜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接受全面正规系统紫砂陶的设计,制造和创作。

施小马

1972年进紫砂工艺厂,1994年作品《红与黑壶》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评比一等奖;1997年作品《珏提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创新展评一等奖。1998年作品《珏提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新品评比”一等奖;作品《扬帆壶》获“全国陶瓷专业设计评比”二等奖。1999年《垒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新品评比”二等奖。2000年作品《凌云壶》获“首届杭州西博会”银质奖;荣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2001年作品《垒壶》获“杭州西博会”银质奖。


年轻一代陶艺家的紫砂壶作品壶界四小龙的紫砂收藏价值


刘建平

刘建平,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职改办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吕尧臣大师学习紫砂技艺,曾先后在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86年创作的《富贵茶具》获第三届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1990年创作的《九头源泉茶具》获第四届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1994年创作的《十头晨曲茶具》获第五届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88年起,连续人选第二、第三、第四届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并获奖;作品《富贵茶具》被国务院收藏在中南海紫光阁;《缘茶具》被文化部收藏;《春涌大地》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吴群祥

1972年进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从壶艺大师吕尧臣,后深得壶艺太斗顾景舟赏识,得以入室。1983年参加中央工艺美院造型设计培训班深造。其作品风格鲜明,讲究线条流畅,工艺精巧大方。吴群祥是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工作室从艺。1978年作品《双龙戏珠提梁壶》作为礼品赠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80年作品《大小书扁壶》分别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和中南海紫光阁收藏。2006年作品《千禧龙凤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2007年作品《提壁壶》被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

“紫砂四小龙”今天已成为收藏界公认的紫砂新一代领军人物,宜兴的骄傲、壶界标杆,他们的紫砂作品有着非常高的收藏价值。但他们脚步未停,他们将发扬紫砂作为自己的使命,带动年轻一代的陶艺家,一直坚持下去!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