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壶小天地大,其中藏百味

2020-03-05   收藏指南

 “壶小天地大,其中藏百味”,素有“江南壶痴”之称的四海壶具博物馆馆长、壶艺大师许四海先生回顾自己数十年的藏壶生涯,不禁感慨万千。


他最早涉足紫砂壶收藏,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地摊上看到一把旧紫砂壶,样式是大仿古,紫泥,通身光浆极亮,看得出有点年份了,壶身上一面刻着两句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一面刻着一老翁在树下闲读煮茶。翻过壶底一看,从印章上判断应该是清代雍正年间的精品。

许四海问摊主多少钱?摊主开价500元。这个数目在当时是要让人吓一跳的,那时候一个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就四五十元。许四海翻遍所有口袋也只有两百多元,就狠狠心摘下才买不久的铁达时手表:“这个给你,够了吧。”摊主依然不肯出手,慢慢地点起了一支烟。做旧货生意的人何等精明,你越急,他越是笃定,就等着你上钩。果然,许四海脱下军装朝地上一扔,把妻子给他新结的毛衣脱下来:“看清楚了,这是全毛的。”摊主这才被感动了:“既然那么心诚,就应该成全你。这把壶你就拿去吧,毛衣我就不收了。”


紫砂壶收藏壶小天地大,其中藏百味


许四海收藏的一把华凤翔珐琅彩汉方壶,其经过也极具传奇色彩。许四海早年在地摊上购得这把华凤翔汉方壶时,缺个盖,回家后找了个大小相等的盖凑合着。几年后许四海家里来了个外地古董商,从纸板箱里翻出几把旧壶让老许挑选,他一眼就发现其中一把汉方壶有点眼熟,通体施了珐琅彩,几何花纹中间有开光,画了山水风景,是典型的清代壶具。不过这把壶的壶身以蓝色为基调,而壶盖却是翠绿的底色。

再细细一琢磨,许四海就心里有底了,不动声色地将古董商带来的几把壶都买下。等人一走,他从古董柜里取出早年买来的汉方壶,再用这个绿色的盖子盖上去,嘿,正好盖上,而且不仅花纹一样,笔法一样,釉面也一样,可以断定为盖子和壶身在失散多年后终于“夫妻团圆”了。这种奇迹在古今中外收藏家中间是极罕见的,只能说许四海与壶之间是有天意的。

许四海收藏的紫砂壶中,要算清代邵大亨制作的掇只壶最为珍贵,从造型上看,通体圆润,大气磅礴,无论从比例、造型还是平衡等多方面考察,都达到古人所谓的“多一份则肥,少一份则瘦”的境界。表面上包浆的如摩挲了数十年的老玉那样,细腻温润,给人安逸宁静的感觉。以壶盖轻叩壶身,顿时发出有一种金属般的清冽之声,余音脆亮而幽深。

这把紫砂壶原是邵大亨为宜兴的潘家特制的传家之宝,传到第三代,潘家的一位子弟到东北某大学读书,上世纪五十年代被错划为右派。去劳改农场前,家人不远千里送去十几把祖传紫砂壶,让他在急难之时变卖救急。不幸的是,二十年的磨难使他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八十年代落实政策,这个不幸的疯子将最后一把壶裹在被褥里背回了家,这就是大亨壶。后来潘家要修房子,缺钱,只得把大亨壶卖了。

消息传出,正在参与创建宜兴紫砂工艺厂的许四海马上赶到潘家看宝壶,才看了一眼就下决心收藏它,要妻子金萍珍赶快筹集三万元。这笔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不是个小数目,但金萍珍知道老许志在必得的脾气,连夜东凑西借筹足了钱。


紫砂壶收藏壶小天地大,其中藏百味


三万元拿到手,许四海再次赶到潘家,不料潘家又改主意了。于是他三天两头去潘家泡蘑菇,隔三差五地送一些名家字画。这样磨了半年多,终于感动了上帝,老许如愿以偿。险的是,那天许四海刚抱着宝壶跨出潘家大门,就有一个港商接踵而至,愿花更大代价买下,但为时已晚。

后来不止一次有人叩开许四海的壶天阁,要出大价钱购下,有的人甚至开出160万港元的巨额。许四海心如止水,不为所动。

许四海说过:“大亨壶是我的镇馆之宝,我决不会卖,别说160万,再翻十倍也不会出手。这把壶已经不是我个人的收藏了,它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贝,如果从我手里流到海外,我就是民族的罪人。”


多年的紫砂生涯,许四海练就了异乎常人的眼力,他将其归于三点:其一,敢交学费。“收藏是一个过程。感情是慢慢培养的,道理是逐渐悟出的,不交学费成不了收藏家”。在几十年对紫砂壶孜孜以求的研究道路上,许四海从未因遇假而止步不前:“我认为好就细细研究,认为不对就权当经验教训”。其二,实践中的真知。经许四海“过手”的紫砂壶不计其数,仅老壶就逾两万件。在令人惊诧的数字背后,是许四海不惜心血、不计代价地探索与寻求,正因如此,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百把壶放在那里,不出五分钟,真假了然于心”。其三,大潮中的历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紫砂高潮中,身在紫砂市场“桥头堡”的许四海经历了“真刀真枪”的历练,获得了超凡的眼力,如今,他收藏的明清到民国的紫砂壶精品已有一千余把。


紫砂壶收藏壶小天地大,其中藏百味


谈及梦想,许四海感慨道,茶是中国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至达官,下到百姓,茶从未抛弃谁。不论是文人墨客清饮雅尝,还是寻常人家解渴待客,都不可或缺。许四海说:“壶是茶之父,水是茶之母。壶、水、茶是一家,不可分离。”紫砂壶,作为一种实用茶具,自古以来就鲜活在人们的手中,人们的使用与把玩就是它的生命与灵气。如今,它虽然在拍卖市场高调亮相,高价成交,但它的发展之路依旧在民间,洗尽铅华,手头案边才是它最踏实的归宿。


许四海爱茶,他说“草木间的人,就是茶”。茶使时间有了味道,而茶的生命却是在壶中得到了复苏。感悟多年的“壶中生涯”,许四海感叹:“宇宙如壶,人就是茶,一泡百年,人生的甘苦滋味都在这一壶之中呢。”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