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9
紫砂泥料
本山绿泥,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其中的本山即是指黄龙山。矿料呈灰绿、黄绿色,石英含量较多,粘土成分较少,所以烧结温度较高,较容易开裂,不易烧成,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因为“长在”夹缝之中,导致本山绿的原矿多呈片状,易酥开,却不溶于水。颗粒比含量也相对较小,泥质含“砂”极少,可塑性强,简单来说就是——“嫩”。
本山绿泥属片状团泥,其原矿表面如同贝壳般细腻而光滑,几乎不含砂质。烧成后肌理丰富,色泽光润透亮,青中略有黄色,颗粒清晰。
菩提 吴建平
本山段泥亦产于黄龙山,此山开采出来的才是真正优质的正宗紫砂矿料,所以俗称本山段泥。此泥产于黄龙山龙身骨处,原矿色泽油亮,截断面细腻呈青色,烧成后呈黄色,1170度呈金黄色,1200度呈青黄色,1250度呈青色(原矿原色)。
段泥是原矿紫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土,磨制后,颗粒结构的特征是砂感强烈,所谓“骨多肉少”,俗话说,“泥是肉,砂是骨”,行家说紫砂泥泥中有“骨”。这个“骨”就是紫泥中的石英颗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砂”。
段泥也是宜兴紫砂陶土的三大泥类之一,明代周高起《阳羡艺壶系》中说“老泥,出团山,陶则白砂星星,宛若珠琲,以天青、石黄和之,成浅深古色。”这段话中的“白砂星星,宛若珠琲”,正是段泥壶的显著特征。段泥矿料无论是原矿还是烧成后的作品,整体色黄偏淡,素净清雅,如清水芙蓉、似凌波仙子,有“素心素面”之称。段泥也是最难烧的,烧不到位就吐黑,而且容易惊开。
段泥料优质的特征是紫泥颗粒不是很明显。在本山绿泥里似乎只起了改变其颜色的作用。有层次,象玉石。段泥烧不出本山绿色,本山绿泥烧出是很娇嫩的一种纯纯的黄颜色。段泥烧成后的壶表质感丰富,用后有滋润感。
段泥烧成后呈灰暗黄、古铜色、棕黄等色调,和绿泥壶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但绿泥壶特有的冷色是段泥壶所没有的,可细细分辨之。
绿泥泥性较嫩,含砂量少,摸起来有玉石的质感;段泥含砂量大,会有砂质感。泥料的颜色可以由工手调配,质感却出自天然,多试试就能感觉到细微的差别。
段泥壶如果没有烧结到位,会有“吐黑”现象发生;而原矿本山绿无论是用低温还是高温泡茶都不会吐黑。如果你的壶泡了一段时间的茶就吐黑了,那一定是段泥而不是绿泥。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