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名家风采
虚扁壶型因其“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被众多壶友熟知,当传统虚扁与刻绘工艺、描金装饰相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起来看下汪庆红老师的这把《虚扁》壶吧!
扁壶早期出现于春秋时期。陇县曾出土高20cm,宽20cm的铜扁壶,作酒器用。这就说明,扁壶造型在中原文化中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之后,宋元明清历代均有扁壶的制作,但是材质从金属逐步的转变为陶瓷器。到了明代,由于质地相近,紫砂的兴起使一大部分陶瓷的从业者转变到了紫砂工艺里面来。他们的转变也同时使陶瓷的造型创作方法融合到了初生的紫砂文化中来。时大彬,这个紫砂历史上的奇才,他创作了的玉兰花瓣、印包、僧帽等壶的造型都是通过借鉴瓷器,日常仿生,象形提炼抽象而来的。
而在宜兴,“书扁”、“水扁”“虚扁”的发音相同,而现在大多都记作“虚扁”。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