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名家壶语
李昌鸿,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师从紫砂泰斗顾景舟,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1937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1955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学习班,师从顾景舟大师习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紫砂艺徒、也是紫砂工艺的首届接班人。1958年受聘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1993年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任宜兴昌华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昌鸿醉心于紫砂文化,深谙“中庸之为德也”等儒家文化,并将其融入到紫砂创作,追求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的境界,作为中庸之道的具体呈现形式之一。他的作品造型素心朴雅,肌理温润如玉,色泽古雅淳厚,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他少时习字、长而学画,在幼年时期便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素养。作为紫砂“文人派”的代表人物,李昌鸿把陶艺、书法、绘画、篆刻、冶印等艺术融于紫砂,将物象精神和形态美有机融合,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突破,在民族的儒、释、道等文化中发掘与时代合拍的内容来指导和丰富创作,正因如此,他的作品线条简洁、端庄,写意而又工整,充满了文化之韵,含蓄之美。
李昌鸿大师如今已82岁高龄,是当之无愧的制壶泰斗。他倾注全部心血钻研“文人壶”,把现代的文化注入紫砂壶中,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李氏风格。他始终记得恩师顾景舟的话:“别看紫砂单纯,它可博大精深,你们这一辈人要好好学习、研究,做点紫砂文章,从‘匠’中摆脱出来。”
李昌鸿的《和合莲子》,体现万物相谐,详和而融合,是儒家“和”精神的体现。
以传统“和合”文化为灵感,将古典哲学、佛学、儒学思想融入壶艺创作,使作品从泥料壶型刻绘乃至气韵,皆流露出陶情滤境的禅意。
壶身如菩提裹于莲瓣之中,既有佛门莲座之形,又有“步步生莲”之意,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壶流胥出极为自然,似从壶体轻轻拉扯而出,过渡圆融和缓。看似无意铺陈的线条,却含无限张力及“和”意。
壶身绘有老僧端坐于蒲团之上,焚香烹茶,垂手静思、直觉顿悟,“茶禅一味”,于美学意境上亦和而合一。
滔滔不持戒
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
意在清云间
持壶品清茶,体会空灵澄澈、物我两忘之境,尽得茶禅之妙也。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