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2
名家风采
宜兴的制壶艺人,多是本就出生在宜兴,从小受陶艺的熏陶,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也是一位宜兴本地紫砂艺人——李锋和他的作品《凤翔千仞•明正》。
李锋,号小缶居士,1970年出生于陶都宜兴丁蜀镇,自幼受紫砂文化的熏陶,对紫砂有着打心眼里的酷爱。后师从于制壶慕古高人高松云老师,习得古法制方壶之精髓。
作品逐步提高,加之对生活、对美术的理解,逐步形成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简洁典雅,形神兼备,线条舒展流畅,在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功底扎实,选料精细,以严谨的制壶风格,朴实的为人而深受壶友喜爱。李锋老师潜心于做壶,出自他手的每把壶,神韵、工艺、泥料均无可挑剔。2015年获全手工大赛三等奖。
这件作品由李锋和陆轶舟合作制成,谈及这件作品,据陆轶舟回忆:
时戊戌中,卢逗先生持李锋老师“明正壶”坯来刻,说是一女性客户所定,要构思一下镌刻内容。那几天,我刚好在酝酿古琴题材的构图装饰,在圆壶上亦尝试了一下,效果不佳,见“明正”壶型扁长,略带弧度,估计适合,便以“仲尼式古琴”入画,又节取“凤翔千仞”琴曲文字谱为文入镌,并于壶底详述:“凤翔千仞”据《西麓堂琴统》记载,一名“凤云游”原谱分九段,传为虞皇所制,唐人薛易简年十七能精于此。当代宜兴成公亮先生亦精,有辑可传。
既成客户喜而悦,后又复刻几把,乃至庚子二月,紫砂中国阮亮先生亦定此壶。余复刻之。
其图,古琴之难,难在七弦的平行透视,是直线还相对容易些,其更难者是弧线的透视。记得有黄纯尧先生《银线横空谱新歌》几根弧线亘古烁今。此造诣,我唯仰视而不及。
其文,一直是以楷书文字谱入刻的,又想或以宋体入刻,更为古意文气,日后当尝试。
绘刻既毕,坐想其事。是基于我平时喜欢古琴,并曾问艺虞山琴派,后因右手留指甲常不经意会划伤壶坯,才停学琴艺,但情结尚存。所以又即兴小诗:泠泠七弦极自爱,因无毫甲曲不成。今作凤游池沼上,契与山岳共鸣人。
四四方方,明明正正……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