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
建盏知识
宋代时期盛行的斗茶之风,使得建盏闻名于世。在权贵之间流行的斗茶将游戏,斗的是茶汤之白及汤花之匀细和持续时常。
炉火造就传世经典,建盏自元代逐渐衰落以来,遇到了一个重新扬名的时代,建盏的市场逐年走俏,老盏不可多得,老盏中的上品更是价值连城。
那么在面对市面上的老盏时,我们如何辨别呢?
“老盏”做旧手法
一、“消光去音”法
“消光”就是用强酸性物质在釉面上做处理,去除新盏釉面的“贼光”;而“去音”是因为老盏轻轻敲击声音古朴沉闷,新盏清脆,可以在高温烧制中取出直接丢进冷水,使声音不那么脆。(当然具体操作肯定不能如此“野蛮”,此处说明意思即可)尤其这种不要喝茶使用!
二、接底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出现接底法,即将宋代的碗底接在新坯上、再挂釉入窑烧造。此类判断起来有点难度,需要从多角度综合去判断。
火凤凰 蔡炳盛
三、老胎新釉法
将窑址上采拣的生烧品或者釉面不理想的建盏重新施釉或者不施釉入窑烧造。此类比较好判断,价格普遍也不高。
四、拉坯修胎手法
真品造型敦厚古朴,大小适宜,线条自然流畅。端在手上,散发出一种古意盎然的气息。仿品上手,感觉比宋盏要略大些。外观过于规整,胎釉比真品要显单薄,制作过于灵巧。总能看出现代的痕迹。真品上手较沉,有压手感。乌泥胎胎质紧致,修胎随意有力,虽粗糙却自然。常见的仿品胎土的加工过细,修胎过于整齐。胎壁稍嫌薄。圈足弧度过圆,底足常挖得稍深。
鉴别的不二方法—观察
1、看光泽
仿品釉面大多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质浸泡者则釉面呆板、晦涩,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有的粘"土锈",但不自然。
2、看器型
仿品大多为轮制压模或注浆成型,修刀过于工整,以致显得拘谨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随意之感。
3、用手去感觉
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较细腻,胎体表面较平整光滑且较薄,手感较轻飘。
4、听声音
新仿品若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的声音较清脆;而宋代建盏发出的声音较深沉。
5、看冰裂纹
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少数放置炉火焙烤而后置水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而产生冰裂纹,但裂纹较粗。
6、看器底刻字
少数仿品刻"供御"铭,但字迹甚差,毫无真品的潇洒、飘逸之感,不可同日而论。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