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紫砂知识
石瓢刚劲,梅花耐寒,而梅花和石瓢壶的结合,也是众多壶艺师们喜爱的风格。不知道80后高工毛建韦和吴东元合作的这把梅花石瓢是否能够进入你的眼中?
古往今来,对于梅花与石瓢的赞美,数不胜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这两者的结合,也是众多壶艺师们最为喜爱的风格。当梅花的清香傲骨与石瓢的坚劲经典相互衬托,更别有一番风味。
挺秀刚劲、精神矍铄的壶身,骨力支撑着线条游走,如行云流水恣意舒展、动静相谐。于张弛之间演绎经典几何之美的同时又在极致的简约中展现作者制作石瓢的功力。老梅枝节嶙峋,苍劲有力,迎寒怒放,枝条蜿蜒,攀上壶盖,雪骨冰姿,高洁不屈。
毛建韦,宜兴屈指可数的80后高工。1981年生于丁蜀镇前墅村古龙窑边的他,从小耳濡目染紫砂陶。师从袁国强,袁小强学做紫砂壶,初始时因天性好动,根本无法安心端坐泥凳。师长将其送入部队锻炼,在严明军纪的管束下,毛建韦性格日渐沉稳、成熟;重返泥台后开始真切地爱上了紫砂艺术。
跟着袁小强,袁国强兄弟,毛建韦做过各种各样类型的紫砂器,紫砂花瓶、香炉、花盆、碗都是全手工成型。在这样的环境和严苛的训练下,他的全手工制壶技艺锻炼得炉火纯青,成为一名真正的实力派制壶高手。一般紫砂方器在传统中是用镶接泥片的方式制作,而毛建韦则采用整条泥片如圆器一般用泥拍子拍打成型。他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方器方意中带着浑圆,张力十足,而且线条显得不生硬,充满鲜活力。
恩师曾告诉毛建韦,“必先有人格,方有壶格”。毛建韦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并把这思想融入到他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方式中去。可能也因如此,他的紫砂壶能化圆为方,方中寓圆,彰显出一种大气、豁达、洒脱和美的意境。
吴东元,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银奖得主。自小习文弄墨,喜爱紫砂陶艺,作品承传顾派光素器艺术风格,创作思路宽阔,富于变化,研制作品端庄典雅,线条流畅,工艺精巧,并擅长用陶刻装饰,颇受壶友们的喜爱。
由这样两位超级实力派老师联袂合作的梅花《石瓢》,不仅体现出了精湛的壶艺,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文化气韵。所谓“字依壶转、壶随字贵”,融紫砂制作、书画、陶刻技艺于一体,堪称“紫砂壶”的典范。这样的一把集收藏与实用于一体的梅花石瓢壶,我想,不仅壶艺师们爱以此风格创作,大多壶友定也难以逃脱它的魅力。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