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0
紫砂知识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始于邵大亨,由莲子大壶转变成其球壶型。
掇球壶的美妙故事
大亨掇球,实则是邵大亨为了救一个卖身富贵人家的贫穷丫环。
丫环因摔破权贵喜爱的大亨壶而要被打死,大亨便拿出一竹篮十几把大亨壶,送到权贵面前,分文不取,潇洒离去。
大亨生性高傲,不畏权贵,一壶千金难求,却为了救贫穷丫鬟,一掷多壶,他的壶雍容大气,气韵生动,壶也如他的人一样,明月清风,昂扬挺拔。
清▪高熙《茗壶说》载:邵大亨“善于仿古,每专览前人名作,辄心揣手摹,得者珍于璧,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掇球壶三款经典(名人名作)
大亨掇球
大亨掇球壶,由清代嘉道年间的川埠上袁村(现丁蜀紫砂村)制壶大家邵大亨创作。邵大亨也是掇球壶的首创者。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壶,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做。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但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显得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口设计放大,壶盖抬高成1/3的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与大亨掇球相比整体壶形更贴近“掇球”之名。
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壶,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做。程寿珍号冰心道人,是邵友廷的养子,随父学艺,得其真传。
他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更显精神充沛;壶盖极度夸张,呈饱满的半圆球;壶钮圆珠适度放扁,在视觉上让壶盖的张力充分展开;壶嘴增加曲线的弯度;壶把飘逸舒展中见好就收,形成了一个“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
整体造型古朴敦厚、秀美醇和,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三“球”重叠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掇球壶在程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
有时候,你果真不能小看这样一把又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它们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你难以想象的大智慧!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