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紫砂知识
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侣的帽子而得名,僧帽壶的制作难度堪称紫砂壶中的难度之最,而最为经典的还依旧当属大彬僧帽。
经典的紫砂大家时大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他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
他对于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顺治初年。
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时大彬的“僧帽壶”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精雅独到。他的经典大彬僧帽壶(此壶)由上海藏家早年购于日本,器型纯正,古朴浓郁,可谓大彬僧帽中的极品。底刻款:壬子秋日,时大彬制。
僧帽壶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明清两代继续烧造。有青花、红釉、白釉器等。
大彬僧帽壶富于变化的线条,准确表达出了圆中寓方之意。整体远观或是近看,无不体现出刚健挺拔之感。它和每一件跨越历史长河的紫砂艺术一样,在用自己的语言在向我们诉说着承载在壶面上的故事。这件起源于修行兼具着实用,融入了审美,最终演变成吟诗作对,话谈古今的品茗佳作。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最值得我们品味的。
如今的我们福道堂合作的紫砂艺人闵荣彬是极其擅长做僧帽壶的紫砂艺人,传统的大彬僧帽在他的手中变得更加惟妙惟肖,这样的一把紫砂壶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一种对经典的传承。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