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4
紫砂文化
上海郭若愚先生在《漫谈陈曼生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一文中记载:“曼生壶”的十八式及其题识有“却月”铭:“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取自然现象的“却月”造壶,告诫人们处世谦虚谨慎,凡事留有余地,作为座右铭。铭文典雅隽永,读来耐人寻味。“曼生壶”传世实物的真品甚少,却月壶式仅见此样实物。
泥绘却月壶其款式为曼生所创,据其题识有“却月”铭,“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取自然现象的却月造壶,告诫人们处世需谦虚谨慎,曼生壶传世实物的真品甚少,其却月款,仅见清一款盖内有“宝义”篆书长方章,底有“云月山房”印款,把梢下刻“梅林道人雅玩”不知何人所制。
却月壶壶身似圆月,底部尚缺,功能上置以平稳,又切构思题意,三弯嘴。耳圈把使之平衡,上部腰圆嵌盖,与整体融切,合乎茗具设计之规范。壶身泥绘,重叠山峦,层层起伏,亭亭相立。
观景远处湖光山色,渔舟晚唱,似明月初生,一派生机。盖内有“宝义”篆书长方章,底有“云月山房”印款。把梢下刻:“梅林道人雅玩。”此壶用大红泥制作,清朗典雅,绘图用深黑泥作景,对比鲜明,重现“曼生壶”的新颖明快,古雅宜人的感觉。
曼生却月壶精彩的泥绘表现,可说是紫砂泥绘的代表作之一。紫砂泥绘,是在紫砂壶泥坯尚未完全干透的时候采用泥浆堆画的技法,在壶身上作画。具体来说,是紫砂壶制作好后,在生坯有一定的湿度的时候,把紫砂泥料研磨成细泥浆,采用堆、塑、抹、捺、点、染等技法,用笔蘸泥为墨,在壶坯上铭文作画,以泥造境,以境传神,耐读耐看,文气十足。
泥绘完成后,需阴干再正常入窑烧制,前前后后需要很长时间,出来的效果立体层次感非常强。
泥绘需要创作者凭借自身潜在的审美意识唤醒自我的创作想象力,将朦胧中一闪而过的念头以最精美的形式与现实中的情景相联系。上乘的泥绘作品,收藏潜力非常大。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