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泥料相同,壶的颜色不一定相同哦

2017-03-14   紫砂泥料

    紫砂壶,是土与火结合的产物。好的紫砂泥料加上好的做工再加上恰到好处的烧制技术,才能成就一把好的紫砂壶。紫砂壶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也像是各种人和性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爱上一把壶,恰恰也是你性情的体现。

 

    泥料不同,壶的颜色不同,这个大家很好理解。可泥料相同,壶的颜色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很多人就不太好理解了。那究竟为什么呢?

 

    泥料产地不同

    同种泥料产地不同,矿层不同,烧成的紫砂壶颜色会有差异。

 

【沈彩娥《雅玉》/段泥】


【邵立平《四方心经》/段泥】

    陈腐时间差异

    同种泥料陈腐时间不同,烧成的紫砂壶颜色也有差异。


【陈柳柳《玉乳》/朱泥】

 

【沈洪斌《六方逸公》/嫣红老朱泥】

    烧制方法

    同种泥料烧制温度、烧制所选的窑等不同,烧成的紫砂壶颜色会有差异。

 

    影响烧制效果的因素是温度和气氛。烧造温度主要影响烧结程度,烧造气氛主要影响呈色效果。紫砂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要高,比瓷器又低,因泥料的不同,烧成温度一般为1000℃~1250℃。

 

【许卫中《扁竹》/红泥】


【王杏军《汝韵》/红泥】


    在古代,有“窑户”专司烧造,有“柴行”专司燃料,“作坊”的坯手几乎不参与这一工序。比起以前的龙窑来说,尽管现在多采用更好控制的电窑等,但通常还是做烧分开的,烧制的专门管烧制。

 

    烧制温度对壶的影响

    1. “吃温”

    “吃温”是指某种紫砂泥料能承受的最合适的烧成温度。朱泥吃温最低,其次是红泥,段泥最高。所以我们常听说朱泥壶最难烧。

 

【杨丽亚《清香》/紫泥】


【钱丽媛《润竹》/紫泥】


    使用同类而批次不同泥料前,须先烧制试片,摸索该类该批次泥料在不同窑温中烧制的效果,以求最佳。理论上某种泥料最完美的烧成温度是唯一的,但实践上的烧成温度大都是在这个点的上下区域内。在这个区域内,同种泥料的颜色差异是合理的。

 

【王涛《汉璞》/底槽青】


【高奋荣《汉方》/底槽青】

    2. “欠火”和“过火”

    如果与最合适温度相差10℃,就会出现“欠火”和“过火”。“欠火”是指泥料没有“吃”到应有的温度,壶表看起来发灰,声音也有沉闷之感,胎质较为疏松,没有完全烧结。

 

【王芳《雄风》/清水泥】


【汪成琼《G20套壶》/清水泥】


    “过火”是指窑温超过了泥料本身能承受的温度,壶体变形,表面起泡,还会有大量的铁质结晶。窑温过高,壶坯会变形成为废品,也就是业内俗称的“窑烧白光”。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