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能书亦画,紫砂艺术大师毛国强

2019-06-11   名家风采

紫砂大师毛国强1945年6月生于宜兴蜀山南街陶艺世家,从小耳闻目濡接受艺术熏陶。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任淦庭先生。1987年进河南书法研究院函授,指导老师陈天然先生。

从艺50年对紫砂艺术和书画艺术研究颇深,作品洗炼隽永、厚积薄发,基本功扎实,陶刻作品雄浑、恢宏淋漓外露,线条运刀处理能磅礴和灵动之气相结合。曾多次获国内外奖项:全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 一等奖、西湖博览会 金奖、太湖博览会 金奖。作品被美国洛杉矶艺术馆、亚泰博物馆、中南海 紫光阁、天津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收藏和展示。先后和书画艺术大师陆俨少、程十发、唐云、韩美林、范增先生合作紫砂作品,受到他们的赞誉。并参加中国首届全国刻字展、中国美协第16届国际美术特展,全国个手指画提名展等。出版有上海人民出版社 “毛国强作品选”、文联出版社“毛国强紫砂书画艺术”。香港书艺出版社“报壶自得”。

其自我评价为:痴于紫砂艺术、能书亦画、偶为指墨。


毛国强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基础教育与艺术熏陶。13岁时,父亲将他送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得拜宜兴近代七大艺人之一、紫砂陶刻圣手任淦庭为师。张道一说毛国强“敏而好学,钟鼎金铭,碑版尺牍,一一抚习”,此言不虚。在中国最古老的师徒关系里,毛国强受到的训练艰苦而严苛。当时的宜兴紫砂工艺厂群贤毕至。任淦庭非常注重传统教育,要求徒弟们苦练“童子功”。在七大名师的传统教导下,毛国强和他的同门师兄弟们“三更灯火五更鸡”,绘画、书法、刀刻、制陶,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十二分刻苦精研。


毛国强陶刻祝福壶能书亦画,紫砂艺术大师毛国强

祝福壶   毛国强


经过此后数十年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毛国强终于在紫砂陶刻领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卓然不凡。他很好地继承和发挥了双刀、单刀、清刻、着色刻等传统刀法,用刀明快质朴,顿挫起伏,流畅有神韵,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尤其可贵的是,他还积极创新陶刻技艺,创造了堆、雕、刻、刮、琢行各种技法,同时,在工具和泥色的运用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创新,开辟了紫砂陶刻的新途径。可以说,从紫砂陶刻技法上讲,毛国强已是业界公认的大家。


毛国强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他在当代陶艺领域孜孜探索,他精于陶刻,亦善壶艺,在书法、绘画方面也卓有造就,无论是正、草、隶、篆,还是山水、花鸟、人物、抑或是写实、写意、具体和抽象,毛国强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要真正创作出将书画与紫砂结合得天衣无缝的作品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是一个了得的书画家和一个了得的壶艺家,若没有长时间的磨合与相互理解,想成就一件好的作品也是难度颇大。毛国强在进行这方面的创作时没有这样的障碍,因为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设计、制作、篆刻等一系列的流程。


毛国强在紫砂陶刻艺术上的成就和地位,远远不止于技法这一见山、窥门径的层次,而在于他广蓄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之长,由专精走向广博,并融会贯通,循本开弘,最终形成了化博为雅、清远闲放的大家风范,实现了艺品与人品合二为一。


对于自己的传承人,毛国强始终坚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教育理念,任何的艺术创作都没有捷径,没有艰苦的付出,就没有收获的喜悦。从来都是这样的一丝不苟,从来都是这样的心无旁骛,是毛国强对毛氏壶艺传承人的负责,更是对整个紫砂艺术的负责。他无愧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称号!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