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哪位老师做的珐琅彩紫砂壶比较好

2019-01-15   名家壶语

       如今,珐琅器由于其珍品的稀缺性,已经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儿”。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捶瓶以1.4亿港元价格成交,刷新中国工艺品及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市民沈先生收藏的这把壶,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像铜器;近距离仔细端详,才发现是紫砂壶。它和通常见到的材质不一样,上端把手也采用铜质,非常精细。经测量,这把壶长约10厘米、高约6厘米,显得异常娇小。他告诉记者,虽然这把壶可以使用,但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当时应是放置于书房里的观赏器物。

  沈先生指着壶身告诉记者,图案花卉就是珐琅彩。只见壶身一侧为两朵盛开的牡丹花,旁边还有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另一侧则是一朵牡丹花,具有西方油画的风格。


      紫砂珐琅彩,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将珐琅颜料绘制在宜兴紫砂素胎上的艺术形式。纹饰多样、色彩华丽,视觉冲击力强,会被它的美深深折服。先于宜兴烧制,挑选上好的紫砂素胎,送至宫廷造办处,由宫廷画师依照皇帝选定的画稿,进行珐琅彩绘,再二次烧制而成。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对紫砂珐琅彩作品产生不良影响。珐琅彩属于宫廷垄断工艺,一直秘而不宣,民间无缘得见,所以为宫廷御制珐琅彩紫砂壶。



德福  陈顺培



       珐琅彩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原称“瓷胎画珐琅”,国外称“蔷薇彩”。为清康熙宫廷御用器。它使用外来原料,色种多,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是一种釉上彩。将珐琅融入了紫砂制壶工艺,大大增强了紫砂壶的艺术性,令其拥有了和瓷器一样色彩魅力,色泽单一的紫砂壶从此也能开出美艳的花朵。在闲情品茗的同时,亦能欣赏到壶的精美雅致。


沈先生坦言,研究珐琅彩紫砂壶者甚少,所以他还没找到专家给这一紫砂壶“鉴定”。但是根据他数十年的收藏经验,而且底款是“陈鸣远”,因此他认为,应该是清康熙珐琅彩紫砂壶。

  陈鸣远是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沈先生说,他查阅了陈鸣远印谱,与该壶底款“陈鸣远”进行了比对,发现风格一致;该壶和珐琅彩紫砂壶的特征相似,而且“清代珐琅彩紫砂壶是皇室把玩的,主要流行于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尽管民国时期也有仿珐琅彩紫砂壶,但画意已经达不到那个境界,料也没有了当时的质感。”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