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潘持平陶艺人生:倾心砂壶 琢璞成玉

2019-09-04   名家风采

潘持平,1945年生于江苏宜兴,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当今紫砂方壶佼佼者”,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名艺人徐盘大、陈福渊学艺,后得顾景舟大师教泽指导,先事盆艺,后专事壶艺,尤擅长紫砂壶方器造型,代表作品有《四方段玉壶》、《方舟壶》、《方钟壶》等,作品《升方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其撰写的论文《传统陶艺与宜兴紫砂》及《浅谈方壶成型工艺》等在香港《中华传统陶艺及现代陶艺论坛》、《紫砂春华》等刊物上发表。

70年代以花盆扬名上海,尤其深受日本人喜爱。而后受厂内特别培养,专攻方壶,其所制方壶极为突出,仿制前人作品,添加自己的想法,作品虽平易却见新奇,风格颇为独树一格,潘持平的工艺精致,极具个性,声名远播,日本客商指名要「阿平」印款盆,小盆、微形盆在上海盆栽界更是争相收藏。

1981年底,紫砂厂为了更好地继承紫砂常规工艺,提高紫砂品位和扩大其影响力,集厂内技术水平较为优异者(共四十余人)组建特艺班,潘持平因其出类拔萃的花盆技术被慧眼选中,定向培养专攻方壶,因缺乏合适的行政管理人员,阴差阳错,顾景舟大师推荐其兼职管理,潘持平只能利用空档学做茶壶,而在顾老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了他醉心于茶艺的生涯。





潘持平被认为是“壶艺泰斗”、被尊为紫砂艺术“一代宗师”的顾景舟大师的亲传弟子,上世纪70年代他已声名远播,日本客商指名要“阿平”印款的花盆,他被誉为“当今紫砂方壶第一人”。在顾景舟身边30多年,接受大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潘持平有如一部紫砂的百科全书。顾老的教学方法很特别,潘持平回忆说,每逢有人请顾老看老物件,他就对人家说“你明天来取吧,晚上我再研究研究。”晚上,顾老必给潘持平打电话:“你来我家一趟。”“到了,他让我先说,说错了,他再给我讲。”


那时潘持平与顾老同在一个工作室,所以每天都能聆听到良师的教诲:“顾老喜欢聊天,只要有了空闲,就泡壶茶,聊历史作品、紫砂典故……把我引上了鉴赏路。”


潘持平作品以方器著称,其所制方壶极为突出,仿制前人作品,添加自己的想法,作品虽平易却见新奇,风格颇为独树一格,其造型简练大方,于平淡中含浓烈,平易中显新奇,一如人品质朴自然,刚正不阿,“痴艺者,技必精”潘持平制壶,善于思考,勤于笔记,悟其所得,尤善方器,故有“方壶天地”的美誉。

从1990年专业壶艺以来,他有留壶留笔记的习惯,以便下次再做时,可以有依据以改进缺点,提高质量,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难能可贵,潘持平在有关紫砂刊物上,多次发表专业性文章,曾在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作紫砂技法表演,深获观众好评。


1995年12月到台湾参加「当代紫砂精品展」活动,所作的演讲及操作表演给台湾的壶艺爱好者留下深刻印象。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