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6
鉴赏收藏
【王涛《汉璞》】
那么究竟如何辨别真的紫砂壶和化工壶呢?
一、辨泥色
原矿泥料的颜色大多不会太艳,一是因为早期的紫砂很多是浅表层的,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原始风化;二是因为紫砂矿从地下被挖掘上来以后,要放置露天场地日晒雨淋一年半载,自然松散变成小颗料后再碾磨成粉,最后再经过锤打陈腐才能使用。经风化陈腐的原矿泥中的金属物质会发生氧化作用,泥色就会发暗、发沉、发旧,不会有新鲜亮丽的感觉。有些泥料会陈腐存放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才使用,故现在还会有少量清代、民国保留下来的老泥,自然是弥足珍贵。
化工泥是由高岭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属氧化物调制的,现调现用,加上金属氧化物往往超标添加,所以泥色鲜艳,做出来的壶鲜亮无比就不奇怪了。用这种超标色素的壶泡茶喝,对身体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当你选壶时发现新壶的颜色特别艳就要特别小心了。如果有40倍以上的放大镜,可以观看壶体表面是否有与壶体同色但又深于壶体总体颜色的细微颗粒,这种颗粒就是没有完全被粉碎的致色氧化物,紫色的是氧化锰,绿色的是氧化铬,黄色的是铬锡黄,红色的氧化铁。有些颗粒粗的,不用借助放大镜,肉眼就能直接看得到,这样的超标就是相当严重了。原矿泥料的紫砂壶,壶体发色都比较沉、比较暗,使用过的壶尤为明显,有一种老气横秋、饱经岁月的感觉。而化工壶是绝对不会达到这种效果的。
【钱丽媛《润竹》】
具体的辨识方法有:
1.由于原矿泥料中的砂粒与泥质在高温烧制下的收缩不平衡,一些原矿泥的壶通体(赵庄朱泥、黄金朱泥、砻糠泥等)尤其是口沿的颈部等拐角地方,会出现细密的竖皱纹。这种竖皱纹的分布是均匀的,有的地方明显集中,有的地方稀疏。
2.原矿泥的砂粒是大小粗细不等的,这是因为过去的泥料都是经过自然风化后,再用石磨碾磨过竹篾筛子得来的。而化工泥料是用高速的雷蒙粉碎机加工出来的,砂粒目数非常均匀,一眼看去就缺少天然质朴的感觉。
3.原矿的泥料往往会带有一些杂质,即一些颗粒不匀、分布不均的小点,尤以白点、灰白点居多。这是某一个泥种中参杂着极其少量的其他泥料的成份所致。而化工泥的异色砂粒是人为加进去的,通体都是,极为均匀,让人感到不自然、不舒服。
【杨丽亚《四季如意》】
传统手工壶和机械模具壶的做工区别在哪里呢?
1.手工壶由于是围泥片打身筒成型的,所以,在壶把位置的内壁会有一条竖直的凸起的按缝,盖内弧顶与子口墙结合处也往往有这样的接口。一些套模具的壶(将泥片按在模具壶壁上成型,与灌浆壶不同)也会有这种接缝,但这种壶属于半手工制作了。
2.壶的口沿和盖沿往往会有一圈或明或暗的泥边痕迹。壶底内与壶身相接处一般都会有接缝和刮抹痕。壶嘴和壶把与壶身相接处也往往会有未经修饰的刮痕。清中期嘉庆以前的壶底没有放射状的刮痕。
3.壶嘴内孔多为独孔,最多不超过九个眼(指大壶)。
4.壶身和壶底的刻款在字画的边缘会有毛刺感或崩缺。这是因为泥料未完全干透时用竹刀刻划(钢刀没有毛刺感)和泥内含砂粒造成的。而模具壶是在第一次低温烧过后,刻上字画,再高温复烧一次,故刻款字画的表面是平滑的。
5.壶口内沿和盖的子口外沿不会有砂轮机打磨的痕迹。这种磨痕是模具壶经第一次低温烧制后,对盖合不好的口沿和盖沿进行打磨修饰的结果。
总之,传统手工制作的壶,怎么看多少都会留下手工的痕迹;那种中规中矩,周周正正、一模一样的壶,绝对不是传统手法的东西。
【黄丽萍《圆梦》】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收藏紫砂壶都会考虑它的投资价值、升值空间,都希望自己买的壶突然有一天身价百倍,价值连城。但是,这种神话绝对不会发生在化工泥的模具壶上。紫砂自古就有“质地如玉,价可比金”,“一两黄金一两砂”之赞誉,区区几十块、几百块怎么可能没到真的紫砂壶呢?想收藏名家的壶就更不可能了。当然,更不能被叫价很高的壶所蒙蔽,也许它就是一个赝品。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