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名家风采
毛建韦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毛建韦作品
省名人袁国强、高工袁小强之徒
首届景舟杯制壶大赛金奖获得者
1981年出生的毛建韦,毕业于北京地质大学陶瓷专业,是目前宜兴屈指可数的青年高级工艺美术师。在省名人袁国强、一线实力派高工袁小强的系统教授下,他的紫砂壶设计、创作技艺实力雄厚,尤其是精于各种光器制作技艺。在2015年首届“景舟杯”手工制壶大赛中,作品“僧帽”壶获得金奖。
学艺曲折路
出生于丁蜀镇前墅村古龙窑边,毛建韦从小对紫砂陶耳濡目染。18岁时,听从父母建议师从表叔袁国强、袁小强学做紫砂壶。然毛建韦天性好玩好动,坐不定、心不静,根本无法安心端坐泥凳。长此以往,他对做壶也失去了信心。情急之下,师长将其送入部队锻炼,在严明军纪的管束下,毛建韦性格才日渐沉稳,变得成熟又懂事理。
能重返泥台,是部队的一次才艺比赛让毛建韦真真切切地爱上了紫砂艺术。当时毛建韦用泥塑了一件作品参赛,在队友中脱颖而出,引来了众多战友羡慕的眼光。这让他对紫砂艺术的信心大增,家乡、泥凳,这些曾经的烦忧在梦里变成了魂牵梦绕的挂念。两年后成长蜕变的毛建韦重新回到泥凳前,着实让两位师傅心生喜悦。
严师出高徒
袁氏兄弟在紫砂圈内声名远播,代表着实力、严谨、精品、高价、收藏等一系列高能词汇,是藏家与拍卖会热捧与追逐的焦点。袁国强教徒弟极认真负责,他不仅对自己高要求,对徒弟们在适时鼓励的同时也严加施教。毛建韦的变化虽让他高兴,却也担心他又半路放弃。经过一番思考,在毛建韦制壶技艺日渐精进时,袁国强让他去大工场做小师傅,负责教小师弟们制壶基础。毛建韦知道这是师傅在鼓励他,心里暗暗感恩的同时也为自己攒了一股劲,一定要在紫砂圈出人头地。
跟着袁国强、袁小强兄弟,毛建韦做过各种各样类型的紫砂器,紫砂花瓶、香炉、花盆、碗都是全手工成型。在这样的环境和严苛的训练下,他的全手工制壶技艺锻炼得炉火纯青,成为一名真正的实力派制壶高手。一般紫砂方器在传统中是用镶接泥片的方式制作,而毛建韦则采用整条泥片如圆器一般用泥拍子拍打成型。他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方器方意中带着浑圆,张力十足,而且线条显得不生硬,充满鲜活力。
人格真魅力
当兵的经历加上一段当小师傅的经历,加上日夜与“色不艳、质不腻”的紫砂为伴,毛建韦建立起了正直、宽容、坦荡的人格魅力。他身上完全没有一个艺术家的张扬和修饰,开阔而坚定地把一腔热情用艺术铺展开来,真诚、不浮夸,如冬日暖阳般亲切而又随和。对他而言,紫砂不单是一门手艺,而是一份得天独厚的赐予,应时刻怀抱着一颗虔诚的心去面对手中的器物。
从艺二十年,毛建韦秉承着一种“行得正、坐得端”的态度去经营自己的艺术。他知道唯有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作品,才能得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他始终记得恩师袁小强说过的话,“必先有人格,方有壶格”。这句话一直被毛建韦当作座右铭,并将之融入到生活态度和创作方式中去。可能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能化圆为方、方中寓圆,彰显出一种大气、豁达、洒脱、唯美的意境。
紫砂艺术观
纵观毛建韦的作品,古朴浑厚、极具张力,非常大气,正是“人有品物有神”。在毛建韦眼中,紫砂壶作品是一种实惠的艺术。它以蓬勃之势、激越之情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术构成强大气场,为生活增添一种优雅的情绪。毛建韦善于从整体的气韵入手,巧用点线面的融合与贯通达到整造型的和谐统一,架构过渡得体,曲线张弛称势,看似简单,却于敦厚朴素中赋予器物以一种独特的灵性与气质。
“这个时代需要大精神艺术,不但人要汇集正能量,艺术更要有大精神。我希望我的作品不仅有‘胸有成竹’的底气,更要有‘胸怀大气’的气势,艺术当随时代,但要超越时代。”秉持着这样的艺术观点,实力派壶艺师毛建韦的明天会越走越辉煌。
2017年10月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江苏省首届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中,毛建韦与师傅袁小强以及包括范泽锋、顾云峰、章杰等30位选手一起成功晋级入最后决赛。
发表文章
《浅谈紫砂圆器造型的朴素美》
毛建韦作品拍卖记录:
毛建韦 信缘提梁(杭杰刻)
北京瀚海2017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69000元
毛建韦 梵莲
北京瀚海2017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57500元
毛建韦 大度
北京瀚海2016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40250元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