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4
名家壶语
裙花提梁
国家工艺美术师王六初手制
紫砂壶的传统器型众多,它们在岁月的流逝和朝代的更迭中始终保持最初的模样,历久弥新而受一代又一代壶人的钟爱。王寅春大师1972年创作的紫砂筋纹器代表作《裙花提梁》,便是如此一款经典名作。
《裙花提梁》的造型基调取光货,在充分展示光货线条美的基础上结合花货的巧思、筋纹的严密,又与半浮雕艺术融于一体,在艺术上达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意境。数十年来,无数能工巧匠争相创制,各有所长;国工王六初老师的《裙花提梁》则独得其韵。
王六初
王六初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生于丁蜀镇陶艺世家,从小受紫砂耳濡目染,酷爱紫砂艺术,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陶瓷艺术专业。1994年进入宜兴丁蜀紫砂工艺厂,受高级工艺美术师葛军悉心指导,打下了坚实的手工制壶基础。后师从研高、花货大师顾道荣,工艺水平突飞猛进。他虚心好学,不仅博鉴历代陶艺名著,更广集名家作品之长,得紫砂之精妙灵气,观古鉴今、集思广益,作品动静有序,和谐隽永,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顾道荣大师非常喜欢这个徒弟,多次盛赞他这种刻苦钻研、艺求精进的态度。王六初每创作一件作品,都要拿去给顾道荣看看,修正不足、完善技艺,精益求精。正是抱着这样虚心、开放、学无止境的态度,王六初的作品传统中见新意,高雅中见清奇,深厚中见秀丽,散发出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深受国内外藏家喜爱,他也成为当代实力陶手中的佼佼者。
部分荣誉
2008年《四方菱宝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双波玉蝉壶》被无锡市博物院永久收藏
《事事如意壶》荣获“宜兴陶瓷行业协会陶艺创新作品”优秀奖
2012年,《梅桩》荣获“第七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神兽壶》荣获第三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天工杯”金奖
《梅桩壶》荣获第二届“希望杯”紫砂大赛一等奖
2013年《裙花提梁壶》荣获宜兴市“陶乐人生”残疾人陶艺展评二等奖
2016年,《意韵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双波玉蝉壶》捐赠于宜兴市慈善会
2017年,《铁梅壶》荣获第三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专利作品评比活动金奖
《裙花提梁》
本山段泥
820cc
初见裙花提梁
如同一位提裙浅笑的少女
从和熙的春光中走来
头著菱花为饰
腰结素带系罗裙
裙裾百褶而起伏不定
身姿如云曼妙
步态似水婀娜
写意天然
兼具静雅与逸动之美
细节
壶身上素下繁
裙裾由六瓣菱花接喋而成
花瓣凹凸相间、阴阳调和
美如微风中的裙摆
既有筋纹器的规整韵律
又具花塑器的生动形象
静则清雅和美
动则飘逸出尘
瓣尖折为壶足
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
压盖一圈如意菱花围饰
腰部百结绳纹
皆与半浮雕艺术融于一体
工艺细如毫发
既有传统古风余韵
又极具现代立体效果
三弯流嘴
六棱蜿蜒而上
用曲线极尽柔婉之美
提梁把依势而立
以直线表达刚劲
圆融转角带着一丝韧性
刚柔相济
小编说
《裙花提梁》是经典名作,王六初老师精湛的花器功底和细致的工艺技巧赋予作品行云流水的美感,使紫砂壶仿佛有了鲜活的生命,亲和而灵动。采用本山段泥为料,色泽清雅天然,赋予作品如山间泉水般的清新与蓬勃,使传统壶型敦厚、古朴的气韵中流露出一丝青春朝气;一壶置案,点亮满室春光。无论是自用、馈赠,品赏或是雅藏,《裙花提梁》是文人雅士不可错过的精品。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