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史上最经典的三款掇球壶

2017-08-28   紫砂文化

    玩壶之人对传统经典圆器掇球壶一定不陌生,它形如其名,如多球相叠,圆得美妙,圆得经典。

    从现代美学角度来看,掇球壶可谓集比例、平衡、气韵、节奏、对比、连贯、协调、呼应等各种美学元素于一身,确实美到家了。

 

【主体均衡美】


【虚实比例美】


【黄金分割美】


    古代制壶匠人虽不知几何学为何物,但其对艺术的把握绝对是非常到位的。在紫砂史上,就诞生过三款最经典的掇球壶。


    大亨掇球

    大亨掇球壶,由清代嘉道年间的川埠上袁村(现丁蜀紫砂村)制壶大家邵大亨创作。邵大亨也是掇球壶的首创者。


    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大亨其人心高气傲,不畏权贵,不媚俗。民间有一个关于他的传说:大亨壶千金难求。一个丫环因摔破权贵喜爱的大亨壶要被打死。为了救这个丫环,大亨拿出一竹篮十几把大亨壶,送到这个权贵面前,分文不取,救下人后扬长而去。大亨掇球,壶如其人,明月清风,昂扬挺拔。


【冯勤芳《大亨掇球》】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壶,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做。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但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显得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口设计放大,壶盖抬高成1/3的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与大亨掇球相比整体壶形更贴近掇球之名。


    应该说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和再发展,在大亨掇球与寿珍掇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邱法敏《掇球》】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壶,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做。程寿珍号冰心道人,是邵友廷的养子,随父学艺,得其真传。他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更显精神充沛;壶盖极度夸张,呈饱满的半圆球;壶钮圆珠适度放扁,在视觉上让壶盖的张力充分展开;壶嘴增加曲线的弯度;壶把飘逸舒展中见好就收,形成了一个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


    整体造型古朴敦厚、秀美醇和,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三重叠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掇球壶在程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寿珍掇球在民国四年(1915年)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获得头等奖;1933年参加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获得优秀奖。这件工艺精湛、形态优美、有着浓郁中华民族文化气息的作品,为中华民族工艺在世界上增了光。


【陈正初《掇球》】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