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壶外天地
瓷器与紫砂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茶叶以及饮茶文化发展。
唐宋之时人们利用茶之碎末,茶事活动无疑对品茶、显茶色的茶碗、点茶的执壶、显茶色的茶盏以及其形制作更多关照。唐朝时期的茶类以团饼茶为主,也有少量的粗茶、散茶和米茶,所煮出的茶汤为浅黄色,青瓷茶具因益于观汤色,而备受推崇。
元代茶叶以散茶、末茶为主,饮茶方法采用点茶法、泡茶法,但更多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元代后期,点茶工具开始逐渐消亡,如茶碾。元代景德镇创制了青花瓷,青花瓷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传至国外。
明代的泡茶法采用的是壶、盏等,既注重观赏沏泡中的茶叶之外形,又注重对茶汤的色香味的审美与辨别,使用杯盏品茶,更具雅趣。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等瓷具无法发挥其用,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最突出的茶具是可以直接泡茶的茶壶,它被制作并成为茶具主角。同时,人们还创制了茶洗。明代万历中期张倩德的《茶经》中记载的茶壶应是直接泡茶之用。“茶壶,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官、哥、宣、定为上,黄金自银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
明代饮茶方式的变化,促进中国茶具的成熟并催本定型明代中后期,从唐代是就产阳羡贡茶的宜兴,所产紫砂壶宜茶的特性为茶人所识,很快便被茶人推崇,受到了士大夫们的珍视。明代茶具以淡、雅为宗,以迎合文人审美意向为主要目的,陶瓷茶具为主。紫砂壶初兴,从而出现了“景瓷宜陶”争锋的局面。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