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8
紫砂文化
紫砂产于宜兴。宜兴周代称为荆邑,秦王政二十六年,改名阳羡。西晋阳羡名将周处的长子周玘,三兴义兵,晋怀帝为表障其功,改阳羡为义兴。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时,为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兴迄今沿用。宜兴所做茶器具的原料是当地独有的紫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
宜兴的紫砂陶艺,产生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
紫砂是一种典型的手工艺陶器,是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材料特殊,陶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陶器内外均不施釉,制品烧成后,主要呈现紫红色,因而被称为紫砂。紫砂陶器成型工艺特别,手工成型是主要方法。其造型式样极为丰富,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旷神怡,陶器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从而更加增添了造型的书卷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从一个方面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审美意识。
紫砂壶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和精神功能也是独一无二的。紫砂壶造型形式丰富多变,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旷神怡,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更增添了浓郁的书卷气,而紫砂壶的审美特征即是文化因素。将书法、篆刻、绘画集于一体,表现在紫砂壶上是集中了中国文化精粹。
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它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它扎根民间,尚理崇文,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以及“民间愿景”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它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所以自从明代以来,紫砂壶一直受到天下茶客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