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
紫砂文化
从小师长就教育我们,做人不要眼高手低。看人看事标准太高,实际上自己也达不到;小的、一般的看不上,大的、优秀的够不着。虽然眼高手低怎么也不算一个好词,但对于我们玩壶人来说,适当的“眼高手低”很有必要!
玩壶,眼界一定要高。整天在一般的甚至劣质的壶圈里兜兜转转,能看出什么精髓?能玩出什么乐趣?眼光被局限在平庸的泥料和工艺里,很难得到提升。
多看、多接触优秀的紫砂作品,看它们的造型、泥质,品味流露的气韵,在精品中耳濡目染,才能慢慢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逛逛拍卖预展、博物馆、正规的紫砂店家甚至翻阅名家图录,都是可学习、借鉴的途径。
玩壶,出手一定要“低”。这里的低,既说的是一开始玩壶要从低处着手,也指买壶时要谨慎行事。
有些壶友奔着紫砂收藏而来,一上手就想买名家大作、典藏重器,想一鸣惊人,最后却栽了跟头。从低处着手,就是玩壶从实用级别、普通壶器入门,逐渐进阶,循序渐进。领略了紫砂的些许风光与滋味再来收藏,对器、对人都有好处。
咏月壶 蒋云芳
眼高,是要将对紫砂美的认识提升到了战略方向层次,深度优化、高处提升;手低,是在高眼界的指挥下脚踏实地的打牢基础,谨慎出手,由低至高慢慢玩转藏壶之路。
眼高不可缘木求鱼,手低则需防止裹足不前。眼界需高,但也要走对正确的方向;出手从低,却也不能一直在普品的圈子里打转,忘了“手低”的初衷。
清代俞樾《湖楼笔谈》有云:“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深入浅出,方得眼高手低之妙。
深入了解紫砂泥料、造型、工艺、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理论,多看多听多体会;在这样的基础上理性出手、从容出手,于浅处见才。
做事,当然要脚踏实地;玩壶,何妨眼高手低?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