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8
名家风采
清道光年间,紫砂壶的故乡上袁村出了一个制壶奇才,名为邵大亨。他本是私塾中的好学童,知甘苦,晓事理,但因为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邵大亨不得不辍学从艺,学得一手制壶的技巧,所制紫砂壶无不精美绝伦,名作迭出,近代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也对他十分推崇,认为清嘉庆、道光以后五百年中,无有超过者。
清•高熙《茗壶说赠邵大亨君》:「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飨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焉。注权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缺,气眼外小内锥,如喇叭形,故无窒塞不通之弊。」
大亨生逢清代动荡时期,是继陈鸣远之后,在砂艺上达到又一顶峰的人物,视作紫砂艺史上杰出的里程碑。因此,后来以其作品为楷模,临摹、仿制成伪托的,代不乏人,一直沿袭至今。大亨的真品,几经社会变迁,许多已毁于瓦砾,传世者稀于凤毛麟角。鉴赏者须对他的真品作仔细观察和深刻研究,才能领略到大亨技艺上的韵致。
柱础 吴建平
邵大亨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朴实庄重,气势不凡,更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他的壶“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鱼化龙壶,伸缩吐注,灵妙天然。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现有《鱼化龙壶》《龙头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馆。
遗憾的是,邵大亨先生壮年辞世,流传下来的名壶并不多。这些紫砂茗壶,历经百年光阴,以浑朴内敛的气韵,不仅是耀世的神品重器,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巨匠,那高山仰止的壶艺之魂,是紫砂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