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7
鉴赏收藏
清代文人曾这样称赞文旦壶:“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在文人眼中,文旦壶的美是独一无二的,文旦壶的韵味让不少文人墨客沉浸其中。 文旦壶从诞生至今一直是制壶名家的最爱,收藏家也以能够收藏文旦壶为荣。
文旦壶器身由极精简的线面,架构成西施乳形,流线丰满光润,身盖相连呈截盖,钮为扁圆乳头状,底向里收敛,呈一捺底状,嘴短而粗大,把圈向上倾斜,俗称“倒把”。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
文旦 杨志成
文旦壶最初还是因为一个落款。回看古往,文旦壶是在清朝中期以后比较多,这些壶的地面落“文旦”款,以红泥的小壶居多,尤其是当时出口的红泥器为主。那个时间段还出现了很多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等款的紫砂壶,这就让人们直接用了落款来称壶名。
据说,“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文旦”等确有其人,孟臣姓惠、逸公也姓惠、思亭姓陆、君德姓张、文旦姓李,他们都擅长制作某一个或某几个壶型,所做的东西市场接受度很高,让后人喜爱有加也不停在的模仿。
文旦壶虽然让人爱不释手,但由于壶体、壶盖、壶嘴为一体造型,制作时要达到浑圆天成的状态,再加上烧制时壶盖与壶体接合处要能丝丝入扣,殊为不易,因此也更显示出制壶艺人之功力。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