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建盏知识
建盏有多种斑纹种类,其中名贵品种是油滴和兔毫。说到建盏,就不能不说兔毫。正所谓:蓝为罕,滴为贵,丝为妙。
兔毫盏是宋朝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民间称“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以其中的“银兔毫”最为名贵,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这样一件珍品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
玉毫钵 叶礼华
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闪闪发光。历代都有人对此进行论述。宋徽宗赵佶说:“盏以青绿为上,兔毫为上。”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冲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乎;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杨万里也有“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之说,北宋蔡襄《茶录》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糒之久,热难冷,最为妥用,出他处者皆不及也。”
兔毫不像曜变和油滴那样稀少和特殊,却能成为建盏的标志性纹理,自然它的道理。简洁、安静、不谄媚、不妖艳。
在兔毫盏中的各类釉色中,银兔毫系斑纹是最为珍贵的,烧制难度也是最大的。
建盏斑纹的形成,是一个变幻莫测的过程。要烧制银兔毫,更是难上加难,既需要范围极窄的高温,又需要窑内恰到好处的还原气氛,缺一不可,就算两者都有,银兔毫能否形成还要看天意,正因如此,高品质银兔毫建盏极为难得,堪称天物。
天目盏 范泽锋
建窑银兔毫为银油滴所转变,适当的油滴斑点,在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斑点会随釉色层向下流动成条状,形成“银兔毫”。也因此,银兔毫一般都难以形成像黄兔毫那样连贯、条达的纹路,常会断断续续,甚至局部未连成“毫”,而是数个斑点相连。银兔毫建盏,金属质感很强,抚之有较强浮凸感,在灯光下银光闪闪。那温润如玉的倩影,犹如镜中佳人,虽难以触及却秀色可餐,有独特的审美意趣,美丽古朴。
烧银色斑纹,除了色彩难以稳定,斑纹的形态、深浅、清晰度等等都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如果形成斑纹的这个动态点恰巧被捕捉到,它的形态就能得以保存,但是烧制过程中的斑纹隐藏太深,变化太快,绝大多数银毫斑纹你根本来不及捕捉就已消失无踪,就像它们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