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携前人之英,又不失己萃——潘勇改制石瓢

2021-07-15   名家风采

  提前紫砂众多壶型中的石瓢壶,你会想起什么?我首先想到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尽管做石瓢的老师不尽其数,我还是只钟情于自己手中的这把《智瓢》。这是一把潘勇老师携前人之英,又不失己萃改制的石瓢,世人大多称其为《智瓢》。



潘勇(智生)携前人之英,又不失己萃——潘勇改制石瓢



  潘勇(智生)

  1992年出生于丁蜀镇制壶世家,自曾祖父辈便从事紫砂事业,已历经三代,自幼接触紫砂,耳濡目染,在祖父父亲的艺术熏陶下,对紫砂工艺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潘勇(智生)石瓢携前人之英,又不失己萃——潘勇改制石瓢



  拜师蒋耀洲,正式学艺,而后又经夏洪军与华建忠等知名工艺师悉心指点,开始对经典石瓢壶型进行深度钻研,以座右铭“术业有专攻”坚持着自己对石瓢壶型艺术的追求。

  每一位做壶的老师大多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别名,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壶友认识并记住他,更多的也是自己一个独特身份的象征,潘勇老师又名智生,又因他是一位擅做石瓢的老师,业内人士都亲切地称之为“智瓢”。



潘勇(智生)石瓢携前人之英,又不失己萃——潘勇改制石瓢



  这件《智瓢》,为传统三角架构,端正了壶型的基础,完美而透彻的汲取了经典传器的风神韵致,身形虽小却足以海纳百川,精湛的技艺手法无一不透露出微妙的情态。

  整器处处有玄机,坚挺刚韧又不失简朴大方的气度,一种纯朴中带着韵味,又具有值得细细品味的雅骨,作品韵精,气,神,于一身,莹润的气质,儒雅的风度,体现出一种纯真美和自然美,富有灵气与情志。



潘勇(智生)石瓢携前人之英,又不失己萃——潘勇改制石瓢



  壶身刻绘: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整器涵光华于朴厚,寄风雅于平常,尽显其君子之风。

  你心动了吗?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