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
紫砂知识
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大家都很在乎作品的寓意与象征,比如说老人过寿的时候,家中都会摆放寿桃,寓意“福寿绵长”等,与此同时,将有寓意的实物注入到紫砂壶中,也是众多壶艺师会去着重做的一件事情,当然光是干巴巴的去说这件事,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我们以大师陈国良的这把《福寿壶》为例,给大家着重讲解一下。
这把《福寿壶》可谓福气多多,融各类福气于一身了。
首先,壶以桃为身,桃尖轻扬为壶流,桃枝嶙峋为壶把,枝桠伸入壶底为足,桃叶、小桃果实装饰,塑造精美,形象逼真,有着“福寿绵长”之意,其次壶钮做成蝙蝠状,“蝙蝠”寓“遍福”,象征着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绵无边。
陈国良
陈国良,号鹤轩。1954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蜀山南麓。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正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理。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何道洪先生,其后从事花盆、瓶、挂盘等制作。1983年开始壶艺创作。1990年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艺培中心技术总监。作品曾作全国性的展出。1993年起在厂研究所专事创新、制作。
1988年紫砂作品《蒲色口花盆》被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1995年创作的《葫和壶》获陶瓷艺术新品展评三等奖;2001年、2002年作品《待放壶》、《阳羡溪头》分获第三、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名人”称号。更因壶艺高超而被收藏界称为“壶界四小龙”之一。
他的作品不论光素货,花货和其他,都是追求有挑战的难、新、奇、巧和形成个人的风格,在创新和制作中更求精、求实、讲究实用与收藏兼顾、题材丰富多样,源于传统而别有新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国良被香港、台湾收藏界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紫砂中青年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如今壶艺更是超一流水准,成为一代名师巨匠,在技艺上不拘泥流派与风格,作品多数以薄胎呈现,并以中华文化为主要灵感来源,作品不断创新独具风格。
这样一把福气多多的《福寿壶》,让你泡茶时享有相由心生的福气,看到这里,你心动了吗?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