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曜变建盏,曜变的判定有些复杂

2019-12-16   建盏知识

天目釉是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曜变天目又是最为珍贵的品种。曜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曜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


这是因为釉在烧制过程中,在特殊条件的作用下,更能形成一种极薄的铁结晶膜。没有这层薄膜,迎光就不会出现如虹一样的异彩。”

经常有的盏友会问,很多建盏都带有彩色的斑纹,有的人说曜变最大的特点是带彩,那么是不是带彩的都能叫曜变呢?凭什么来认定符合曜变标准呢?


现代我们普通建盏玩家所理解的曜变只是广义上的曜变,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曜变。其烧制难度极高且具有偶然性,世界上仅存三只半曜变天目建盏。其中三只建盏为宋朝将毁之际流传到日本,从而珍藏下来,现馆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藤田美术馆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另一件残件杭州出土的南宋宫廷曜变天目盏。


曜变建盏曜变建盏,曜变的判定有些复杂

上品天曜  李远兴



曜变其实是斑核周围的光晕,以斑核(圆环)为中心向外散射。在黑釉中浮现着许多不规则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大大小小的斑核,几个或几十个聚在一起,且这些斑核四周围绕着蓝紫色等彩色光晕。细观釉斑会随着光线改变而呈现五颜六色,深邃空旷、幻妙的宇宙空灵气象!


怎样的盏才能称为真正的“曜变”盏(与日本馆藏的三只国宝级曜变天目媲美)?概括来说大概有五点。

曜变应符合铁胎、高温烧成特征

有人怀疑曜变不是建窑烧制的,但根据曜变盏的胎骨特征可以判断,并通过对建窑遗址出土类似标本的鉴定,可以确认,国宝曜变盏确定就是宋代建窑烧制的作品 。

宋代建盏必须符合铁胎、高温(1300度甚至更高)两个条件,曜变亦然。


斑核形态以圆形为上、聚落成群

曜变盏斑核形态大部分呈近圆形,聚落成群。

曜变斑核乍看上去与油滴、兔毫迥异,但并非毫无关联,通过显微镜观察,曜变与油滴的区别在于,油滴是斑点内有结晶色彩,斑点外全黑。

而曜变则相反,斑点内黝黑,就像宇宙中“黑洞”般深邃,斑点外光晕环绕,这种形状称为“斑核”。


曜变盏曜变建盏,曜变的判定有些复杂

彩曜  吴立主



随光线、角度变化,改变盏体颜色的彩色光晕

曜变盏的斑核外必然环绕着彩色光晕。光晕会随着光照角度的改变,幻变得七彩斑斓,就像彩色的夜空绚丽多彩。如静嘉堂辉彩为蓝、紫、黄等,藤田辉彩为蓝、蓝绿、紫等。

曜变的神奇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变幻莫测的辉彩。

它在艺术风格上,不仅兼具点、线、面的多重几何美感,更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神秘多变的辉彩。


天然矿釉、一次上釉、一次烧成

使用天然矿釉,一次上釉、一次烧成,这是曜变建盏工艺至关重要的一点。

为了复原曜变天目技艺,日本已经对其馆藏国宝曜变进行化学分析,从科学角度证明,国宝曜变使用天然矿釉,一次上釉,一次烧成,瓷釉中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等有害重金属,其多变的辉彩,是安全无毒,且自然形成的!

兔毫、油滴都是铁系结晶釉的杰作,是一次上釉、一次烧成,曜变当然不例外。

要在一次上釉、一次烧成的前提下烧出曜变,对气氛等因素要求极高,在宋代成品率是十万中无一的。这从曜变建盏存世的数量即可证明。


曜变的神奇魅力曜变建盏,曜变的判定有些复杂

妙火冰花  李昌海



盏内带有彩色兔毫

曜变和兔毫、油滴技艺之间存在必然且紧密的关系,她就是建立在兔毫、油滴基础之上的工艺。如果一位工艺师兔毫和油滴烧制不好,必然也烧不出曜变。

通过对藤田、静嘉堂、龙光院馆藏曜变盏以及在杭州出土的曜变建盏残片的观察可看出,耀斑与彩色兔毫浑然一体。


简单的说,曜变建盏就是要符合以下特征:一次上釉一次烧成,斑核圆、黑,核内平整,核边有光晕、幻彩,斑核三五成群。这就是曜变建盏。如果一只宋代标本达不到以上标准,显然不能归入“曜变”这一级别。而不是带彩都叫曜变,如果一只现代复原曜变达不到以上标准,显然也不能归入“曜变”,它仿的方向也是偏离真正的曜变本身的。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