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紫砂知识
紫砂壶的盖子,是和壶体紧密配合为一个完美整体的重要部件,其形状与壶体协调和谐,大体有方(多方)、圆(椭圆)和异形(肖形)之类。壶盖在壶的顶部,是从属于特定壶型的部件,与壶身营构成独特的审美意趣,壶盖与壶身间不容发地紧密在一起,或紧或通或转,或“天压地”或“地包天”,或压或截或嵌或罩。
壶盖的烧造也是与壶身同时装窑烧成的。盖子制作的总的工艺要求是:紧、直、通、转。紧,是指盖与口之间紧密,做到不容毫发;直,是指插入壶颈的“子口”,既深又直,壶身倾注茶水时,无落帽之忧通,是指圆形器的囗盖呈规正的圆形,盖子合上后可以左右旋转自如无任何涩碍;转,是指筋纹类或方形(包括四方六方、八方等)壶类的盖子,应该做到“不认边”,即随便从什么角度和方向盖上去,都能里外吻合。
压盖式又分单线压盖、双线压盖、单口压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盖沿和口沿的处理有方线、圆线两种,盖沿和口沿要能上下呼应。有单口压盖和有颈压盖两种,其中一种平盖式样,人们或称之为平盖式,其盖沿的外直径通常比口沿略大一些,圆口沿的更是如此,行话称之为“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如仿鼓壶、石瓢壶、掇球壶等。
嵌盖式指壶盖覆于壶口后,壶盖沿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行话称之为“地包天”。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 准缝如纸、发之隙 ”者属上品。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仅有“纸、发之隙”,有圆形、方形、异形、树桩形等。
截盖式是紫砂壶特有的一种壶盖样式,是在由曲线或直线组成的完整的壶体上,截割上端的一小部分作为盖子而故名。其特点是简洁、流畅、明快、整体感强。截盖式的茶壶,分开制作的身筒和盖子,合盖以后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丝严合缝,成为一条完整的线条,故技术要求较高。其典型的茶壶式样,如秦权壶、梨式壶、倒把西施壶等。
至顺 徐飞
有些壶友要求 “ 左右使力纹丝不动,转动却滑爽 ”,认为盖子越严实就表示这壶做工越好。实际不一定是,只要你会做壶,即使你的生胚做得如何完美,壶出窑了,未必还是纹丝不动的效果。这里就要说到紫砂壶整口这道工艺。
紫砂在烧制时是收缩的,即使是用同一种泥料做的壶,盖子与壶口的收缩也会不同。收缩程度=收缩率X收缩基数,虽然收缩系数相同,但收缩基数,也即收缩体的长度与厚度却不同,所以做生坯时,就要根据比例制作盖子和盖口。
过去,壶盖与壶颈的合缝,除了使用虚铊和子口圈等必要的工具成型外,还要靠壶盖与壶颈的精加工的准确同步,把握烧成后的收缩率大小,因此把壶盖做得与壶颈严丝合缝并不很容易。现在科学进步,金刚砂面市,艺人们在碰到盖口失圆,子口略大或壶口略小的情况下,会在子口和颈口处蘸上金刚砂,来回转动,会磨合到很好的效果,一旦符合要求后再进窑炉烧一次,就会整理得没有任何痕迹。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