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名家壶语
韩小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艺名一指,艺室号:“指艺斋”。1966年进宜兴均陶工艺厂师承民间堆花艺人杨耀生、李士勋。1974年开始独立从事均陶堆花工作。1979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由名师张守智、潘春芳指导。
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创作意境,在均陶堆花艺术上既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行业艺术精华,师古不泥,又长于研修,大胆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探索陶艺的道路上又涉足紫砂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注重挖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紫砂壶艺、雕塑、陶刻作品“容大气、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充分展示了紫砂作品较高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品位。
从艺四十多年来,所创精品达两百多件,屡获国家金、银、铜奖,多件作品被选作政府馈赠礼品和被私人收藏。其业绩和创作的部分精品被分别编入《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和民间名人录》和《中外名人录共和国卷》中,并获国家对外贸易部荣誉证书、国家陶瓷行业创新设计银奖、国际展览会金奖等。
第—,创新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紫砂壶的制怍,看似简单,从熟悉泥性到打泥片、泥条,到打身简,以及绘制壶的草图,配出基本尺寸,很多初学者稍经师傅点拨,也许很快就能依葫芦面瓢,做出紫砂壶了,但这是根本无法达到创新者素质要求的。真正能够实施创新者,其基本功要求相当扎实,不仅要熟练掌握制壶工艺各工序的关键环节,操作得心应手,严丝合缝,嘴、把、盖比例要恰如其分,更要求眼精手巧,心领神会,“打身筒”、“镶身筒”技艺技法的掌控运用、熟练程度,衡量出一个艺人的手艺高低。只有将工艺技法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充分表达制作者们创意、构思、生题及思想内涵。除了这些制作上的技术外,还需要制作者具有美学上的基本功,在这些扎实的基本功上的创新才可能有所建树,才能体现壶艺创作的深刻艺术内涵,不会导致作品的浮华与拙劣。
【鸿运当头】
第二,创新要有很深的文化积淀。紫砂茗壶与诗书画印等艺术相结合,是贯穿于紫砂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是源远流长的紫砂陶与文化艺术的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紫砂创作,它首先要求紫砂壶的创作者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审美眼光,能够真实表达创作意图。而要实现紫砂壶的创新,更要求创新者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等诸方面艺术都有涉猎,且具有颇高造诣,大多名艺人批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尤其在书画方面往往具有深厚的功底。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开拓思路,在创作时匠心独运,别出心裁,融进自身的思想感悟和对艺术的独特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和个人风格,进而提升作品的文化艺术档次,这才是创新的过程。
【年年有余】
第三,创新要遵循真善美的原则。真善美是一切艺术的不懈追求。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创新制壶时立意必须扬善弃恶、扬荣弃耻、歌颂光明,展现自然之美。如果立意新颖、高远、深刻,就容易做到构思新巧。多角度思考问题,用辩证眼光看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等,都是立意求新之道;二是指创新者应当立身先立德,真正体现德艺双馨的艺术师风范。搞艺术创作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只有达到真善美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件有创新价值的作品,必须是自己艺术语言的一种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释放,给人油然而生、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如果创作者没有坦荡的胸襟,不具备真善美的个人情操,是无法在艺术上有所突破的,也就谈不上创新了。
【天香】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