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名家风采
作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的惠祥云,以小品壶出众,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亲切地称为“民间紫砂大师”。
从九十年代起,有感担心紫砂矿源滥采,开始大力收集优质矿源,当时被业内人戏称“藏泥翁”,他的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惠祥云老师每做一把壶,不是随心所欲,想做就做的,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思考成熟了,才动手做,做出来的壶,常常受到藏家的抢购,老师做壶之余,喜爱收藏老壶,八九年设计创作了“玉韵壶”,同年此壶被台湾省桃园博物馆收藏,后受聘于蜀古紫砂厂、紫砂五厂、丁蜀紫砂厂壶艺创作辅导,九九年设计创作的“双竹”壶被香港茶具博物馆永久收藏。
以惠孟臣十五代传人惠祥云为代表的现代小品壶,在紫砂圈更是深受众多壶友的喜爱。
惠祥云《六蕴》
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240cc,光洁细腻的壶身绽放出不媚不俗的气质,肤质如玉,触手生温;雍容华贵,气质高雅,极为珍贵;扁圆的壶身,略扁的圆钮,线条流畅,比例得当,压盖略微浑厚,点线之间尽显魅力,子母线口盖温和严密,骨肉亭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一弯流嘴胥出,在端头下压,柔美之姿明显,壶柄略微上抬之后优雅滑落而下,形成一条圆润饱满的弧线,朴雅大方,亭亭玉立。
惠祥云《仿古》
仿古乃是经典壶型,仿古代战鼓为制,要做得韵味天成才能吸引人。卵圆形壶钮、圆润壶身、二弯嘴、耳形壶柄,壶盖微鼓,短颈,扁腹。飞耳处于壶柄下端,有重心下拉之感,器型稳重大方,不失大度。整体上来看,此壶的气韵已成,线条组合恰到好处。
作品采用原矿朱泥手制,壶表可见朱泥特有的微微褶皱,色泽娇艳,令人爱不释手。
惠祥云《石墩》
这把石墩造型的紫砂壶,是以中式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石墩”为灵感所设计制作,这样的灵感来源与创新,在紫砂圈也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惠祥云老师的这把壶那是将石墩的古拙浑圆,质朴无华展现的淋漓尽致,圆滚滚的壶身更是在实用性至上的基础外有饱含趣味。
同时采用家藏朱泥制作,朱泥成型我们都知不是易事,而这样一把将创新与实用融合,又饱含新意的作品,着实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小品壶的制作其实也并非难事,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凑生活里,小品壶越来越受到大众壶友的喜爱,而以惠孟臣十五代传人惠祥云为代表的现代小品壶更是在市场上经久不衰。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