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紫砂泥料
芝麻段泥是本山段泥中较有特色,而又深受众多人喜欢的一款泥料。之所以称其为芝麻段泥,是因为用原泥制作成作品烧成后,有众多的白色颗粒、红色颗粒和黑色颗粒,自然密布于体表,呈芝麻状。
原矿本山芝麻段泥矿标为青灰色,偶伴有少量铁锈般的黄色,为铁质氧化所致,截断面细腻且有一定的油性,结构较松,烧成温度高,烧结温度、制作工艺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发生吐黑现象;由于块状段泥的含砂量大,拉结强度低,用之制壶,烧制时容易开裂,因此成型温度控制比较关键,成品相对比较珍贵。
芝麻段泥的石英含量较高,含砂量较大,颗粒较粗,黏土物比例相对较小,黏性差,拉力小,可塑性较低,烧制时容易开裂,因此烧成时的温度控制比较关键。芝麻段泥的烧成温度与普通段泥相比,相对较高。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质感和色泽。1150℃时,外观呈红黄色,断面粗糙,声音微哑;1170℃时,外观色泽呈黄褐色,隐现芝麻星点,断面较为粗糙,声音微哑;1190℃时,外观呈黄里返红,芝麻星点表现较为明显,为铁氧质经高温烧成后的果;1210℃时,青色里泛黑,色泽较为暗淡,黑色颗粒容易析出,产生瑕疵,烧成时最好是烧到有点返青为止。最到位的温度为1190℃~1200℃。芝麻段泥的烧结温度,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发生吐黑现象。
秋硕 张岳民
细观芝麻段泥的成品,在层次上底色偏白,略微暗沉,其中的黑色颗粒或者是偏红色颗粒在其中非常突出显眼,这也是因为白色颗粒比较少的缘故。使得总体上底色和颗粒的层次感比较清晰,像是在暗白色薄纱之上点缀的色点。而且从深色颗粒的密度上来看,芝麻缎的黑色颗粒密度较大,颜色要突出,层次分明,芝麻缎中虽然也有白色颗粒,但是数量少、可见性低。整体芝麻缎的颜色偏白,色调清冷,观感刚硬,也因为褐色颗粒比较多而密集的缘故,芝麻缎看起来霸气十足。
因为原矿芝麻段泥所含颗粒较大,砂质感强,气孔率大,所以空气对流顺畅,透气性好,吸附性佳,日久泡养,会越泡越光滑,越泡越亮。原矿芝麻段泥含铁量较一般本山段泥高,经久泡养后,颗粒会变成暗红色,如果用普洱茶等红茶系列来泡养,效果会更明显,长时间后泛出的是红光。所以原矿芝麻段作品泡茶,对身体大有益处。
因芝麻段泥,是本山段泥和紫泥共生的结果,只有在特定的生成环境下,才能生成,所以原矿产出较少,估计现有储存量,不会超过三十吨。所以储存量越少,这种泥料就越珍贵,收藏价值就越高。
原矿本山芝麻段泥还有一个一般不为人注意的特性,就是有人说的段泥在泡茶过程中容易惊开,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这种段泥壶在烧制时已有小的细纹,只是不容易看出,等泡了茶之后,茶汁附在开裂的纹路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了。这是由于这种泥料很娇贵,它在烧成低温1140度时,用它来泡茶会出现纹裂,原因是温度太低壶的结晶度不够,烧到温度后就没有这种现象了。应该说出现这种状况也是正常的,用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纹路又渐渐消失了,富于变化,我想这正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