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一门两位国大师:徐氏兄弟徐汉棠徐秀棠

2020-03-05   名家风采

徐氏兄弟出生于紫砂陶艺世家,兄弟俩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各有所长。兄长徐汉棠专长制壶、制盆,兄弟徐秀棠以雕塑、陶刻及对紫砂理论的研究名扬四海。他们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紫砂界是绝无仅有的。家传陶艺与传统艺术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徐门陶艺”独特的风格。徐门从事紫砂陶艺创作的人员之多,也是紫砂行业中少见的。他们的后人有的已经在紫砂界崭露头角,成为业界的中坚力量。


徐汉棠,1932年5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


紫砂作品一门两位国大师:徐氏兄弟徐汉棠徐秀棠



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在装饰手法上,不仅善于运用用铺砂、调砂,还善于巧妙运用礼花、边花、填花等多种手法,1979年宜兴陶瓷展览在北京故宫展出,其作品吸引众多观众。作为"陶都艺界长青树",徐汉棠被称为当前宜兴紫砂界的"老大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并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荣誉。


徐汉棠家二楼的陈列室里,陈列着几百件他自己的作品。他说,他现在是“只进不出”,要回收自己的作品,留做纪念。这里被他命名为“自乐轩”。他时常在这里喝茶、待客,回味每一件作品的创作历程与背后的故事。徐汉棠沉浸在怡然自得的世界里。 徐门家族从事紫砂行业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追根溯源,从徐汉棠祖父徐锦森到现在,已是第五代了。


徐秀棠,193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蜀山紫砂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民间艺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工艺美术会陶艺专委会主任。1954年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1月随师父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参加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结业后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坭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彩塑,1959年回紫砂工艺厂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1993年与日本陶艺家高桥弘先生合作组建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


紫砂作品一门两位国大师:徐氏兄弟徐汉棠徐秀棠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中获奖,并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及大不列颠博物馆、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及国内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收藏。1993年顾景舟为主编,徐秀棠、李昌鸿为副主编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宜兴紫砂珍赏》;1999年个人专著《中国紫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0年《徐秀棠紫砂陶艺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宜兴紫砂文化丛书》并编著《宜兴紫砂珍品》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外祖父邵云甫,是紫砂名家邵大亨的后裔,所制的紫砂陶艺在东南亚、日本等地极负盛名。徐汉棠4个舅父邵元章、邵茂章、邵宪章、邵全章也是当时著名的紫砂高手。其三舅邵茂章制作的紫砂水平壶及独钮壶有独到之处,印章为“贡局”,作品很受世人珍藏。其小舅邵全章经常与著名紫砂艺人顾景舟切磋,技艺水准极高。其母邵赛宝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道的紫砂陶艺世家。当她与徐祖纯结为夫妻,来到有着几十年经营紫砂历史的徐家后,也把家传的紫砂技艺带了过来。徐汉棠的父亲和母亲两人合作,以诚信为重,又经营得法,在紫砂行业有很好的口碑。其父除经营外,也亲手制作紫砂壶及瓶、盆等摆件。他们还特别擅长于制作大件紫砂产品,如18寸大茶壶、成套茶具、花盆、花瓶等。


1952年3月,徐汉棠正式拜师,师从著名紫砂艺人顾景舟,是其第一入室大弟子。 其四弟徐秀棠初中毕业后,作为“宜兴紫砂厂”的第一批艺徒进厂学艺,拜著名陶刻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技艺,后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跟随天津“泥人张”张景祜学习雕塑技艺。 他们兄弟俩在几十年时间内大胆创新,在学习和继承传统上,亦花了很大的气力。徐汉棠专长制壶、制盆,徐秀棠则以雕塑、陶刻及对紫砂理论的研究名扬四海。他们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紫砂界是绝无仅有的。 家传陶艺与传统艺术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徐门陶艺”独特的风格。徐汉棠表示,徐门的声誉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传承、探索、发展的结果。徐门从事紫砂陶艺创作的人员之多,亦是紫砂行业中少见的。


紫砂作品一门两位国大师:徐氏兄弟徐汉棠徐秀棠



徐秀棠与徐汉棠之所以如此突出,他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坚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面;但另一个重要面,是他们的思想开放,能及时吸取并消化时代文化思潮的精华,转而化生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杰作,而这后一点,恰恰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