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艺之大成——陆松云和他的竹编紫砂技

2018-08-31   名家风采

宜兴除了出产紫砂矿,也是竹的海洋。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将深厚的情感赋予五色土之外,便是漫山遍野的竹林。


很多紫砂艺人爱竹,他们时常徜徉在竹海,聆听风吹竹梢的声音,感受竹挺立林间的刚劲。他们在紫砂创作中融入自己对竹的热爱,双线竹鼓、竹段、韵竹……蕴含竹元素的紫砂壶造型丰富多样,刻绘中的竹画、竹诗更是屡见不鲜。


然而有一位壶艺师,他将对紫砂、对竹的热爱,通过指尖那一把小小的雕刻刀,一丝一缕,编织进自己的作品。这把雕刻刀,一拿就是二三十年。他是陆松云,他的作品,是令人惊叹的竹编壶。



见过竹编壶的人可能会心生迷惑:这是竹编的?还是紫砂做的?如果是手工雕刻而成,何其逼真!紫砂泥宛若被施过魔法,化身粗细均匀的“竹丝”和“竹片”,经纬交错,纵横穿梭,安插往来,流畅而细致,比真正的竹编还要完美无暇。


这真的是紫砂泥制作的吗?当你看到陆松云创作,在瞪大眼睛的同时又不由会屏心静气:雕刻刀在他的指尖上下翻飞,剔出多余、勾勒出经纬,竹丝一点一点在刀下成型。他全神贯注投入其中,一毫米都不能松懈。盛夏隆冬,他只要开始创作,就沉浸在紫砂的世界里,完全忽视了身边的一切。



每一把完美竹编壶的诞生,一定伴随着无数个失败的“残次品”。竹编创作过程中,容不得一丝闪失,一根“竹丝”错断,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如果补泥重塑,很容易在壶表留下痕迹,影响整体效果。只有一气呵成,才能宛若天成。一把小小的竹编壶,光是雕刻这些精巧的竹丝,就得耗费很多时间。



没有一日复一日的辛苦练习,没有澄澈如明镜的内心,没有对匠心的敬畏和坚守,是无法拥有如此精湛的技艺的。目前在宜兴,仍然从事真正手工竹编紫砂壶的创作者屈指可数。有的匠人畏难而不愿学习,有的匠人学到一半无成而放弃。陆松云在漫漫岁月中坚持了下来,几十年如一日,将这门技艺修炼得炉火纯青。


对陆松云来说,学艺、守艺的艰辛已是云淡风轻,他的眉宇间写满了平淡、自如、笃定。他的竹编壶,就这么在岁月的光华中,静静地散发出打动人心的光辉。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