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关于紫砂壶盖,这些你一定得知道

2018-03-29   紫砂知识

有些壶友在挑选壶的时候,会有些困惑,壶盖怎样才算好?



有的壶友要求“左右使力纹丝不动,转动却滑爽”,以此作为判断壶盖好不好、乃至紫砂壶好不好的唯一标准;还有的壶友道听途说一些谣言,倒茶时不扶盖子,盖子不掉就觉得是好壶……



而实际的情况是,无论壶的生胚做得如何完美,出窑后也未必是纹丝不动的效果。紫砂在烧制时是收缩的,即使是同一种泥料做的壶,盖子与壶口的收缩也会不同。收缩程度=收缩率x收缩基数,所以做生坏时,要根据比例制作盖子和盖口。



一般制作紫砂壶盖一定要稍微大于壶口,但又不能太大,不然整口时太费力。这就需要制作者对各种泥料有研究,熟练掌握收缩率,能根据经验来操作。


经过整口工艺后,紫砂壶壶盖肯定会存在轻微晃动,这是正常的。只有存在明显晃动并影响到壶的气密性,才算是质量有问题。



而且经常用壶泡茶的壶友知道,口盖过于严密并不好用,稍微有一点茶叶就把盖子卡住,会影响到泡茶的时间、效果乃至心情。




其实如果说在选壶时对壶盖有要求,应该体现在“直、紧、通、转”这四点上。



壶盖的子口要深而直,这样才能做到倒茶时倾斜到90度,壶盖也不会脱落。当然,这只是一个工艺标准,实际倒茶时还是要用手指紧压壶盖,以免掉落打碎。




紫砂壶盖上壶盖后,盖子同盖口的间距要适当,既紧密又开启自如,通常空隙在0.5毫米左右。口盖的严密程度也要适中,只要不明显晃荡就行了。





圆器在盖上壶盖之后,壶盖能在壶口上自由旋转,无任何磕绊窒滞。





主要是针对方器和筋纹器,在变换角度的时候也能达到严密贴合,上下筋纹能准确对接,俗称“不认边”。



关于壶盖倒茶时掉不掉的问题,有热心的玩家就做过这样的实验:壶内有水时什么样的壶会掉盖子,什么样的壶不会掉盖子?


以最常见的西施和石瓢来做实验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石瓢的紫砂壶盖基本都会掉,而西施的盖子基本都不掉。石瓢和西施的本质区别在于壶盖上面的气孔,石瓢的气孔深度只有2~3毫米,而西施的气孔深度有10~15毫米。



再换其他壶形来测试,像仿古、掇球、掇只、容天、水扁、汉铎等气孔深度都大于10毫米的,壶盖基本都不掉;而石瓢、曼生井栏等一些使用桥梁滴子的紫砂壶,气孔深度不足3毫米,全部掉盖。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壶盖会不会掉落与壶的质量完全没有关系。壶友们可以尝试一下或者深入研究哦!


在选购紫砂壶的时候,切记要用正确的标准去评判壶盖,别再因为错误的观念与好壶失之交臂。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