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朱泥人家“传人杨国成《秦权》

2018-11-12   名家壶语

朱泥之美,很多壶友都甘之如饴。它那一抹沉稳、古朴的中国红,是国人难以忽视的“底色”。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色,象征着美好、幸福。而朱泥壶因着矿源、窑温的不同,诠释出从朱红、绯红到绛红不等的丰富视觉效果。

上好的朱泥制出来的紫砂壶,那特有的微微褶皱,那致密的温和清光,那滑润的油性触感,无不令人沉醉。说到业内公认的好朱泥,莫过于获得“朱泥人家”商标专利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杨小泉所家藏的珍品。杨小泉几十年来专注于专泥壶的研究,擅制朱泥大壶;他家的朱泥亦是很多壶友的心头好。



国工杨小泉的泥与工大家是有目共睹,其价格亦是不菲;他的侄子兼徒弟、国家助工杨国成的朱泥壶师承一脉,是喜欢杨家朱泥的壶友上佳之选!杨国成自幼习陶,潜心学习全手工制壶,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的这款《秦权》壶,造型传统经典、细节处理到位,颇具杨家风范。


秦权壶,仿秦朝衡具而创,“权”者,秤砣、秤权,是称得的法码。壶体稳重沉着,壶形似柱而于上部收敛,形制朴素敦厚、古雅大方。


壶盖依壶身势而截,极其平滑妥贴;壶钮桥形,玲珑小巧,胥出自然。流向上微屈力感十足,环耳形把手略呈大椭圆形,衔接流畅自然。


杨家朱泥的质地自不必说,色泽娇艳明快,细腻而微皱。只从细节处看做工,截盖通转不滞,气密性好;流口浑圆,出水爆爽。大到传统壶型骨架的搭建、小到衔接处的细枝末节,无论是内里的推墙刮底还是壶表的明针功夫,都处理得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显示出杨国成扎实的制壶功力。



朱泥壶遇热水冲淋,立展娇艳的鲜红色,氤氲中有紫光游移,泡养包浆后红色愈加沉稳;大名鼎鼎的杨家朱泥更是不会让你失望。


整个作品将秦权壶所具有的天生气势传达出来,那种大权在握的王者气韵显得沉稳又内敛,隐隐然浮现。210毫升的容量刚好盈盈一握,当它蓄满茶汤握于手中,传递至手心的温热感、温润感,是非常理想而又真实的。



杨家朱泥虽好,却也有一般原矿朱泥都会遇到的制作难题。朱泥原料的颗粒含量小、泥性重,对水的渗透性和挥发性能比其他紫砂泥料要差,成型时对泥料的干湿程度、泥片的厚薄均匀及制作方法等均需谨慎把握,稍有不慎,制作时的痕迹极易在烧成后显露出来。

朱泥壶烧结成熟与烧结过度之间的温差仅10°C左右。如果没到成熟温度,会色泽枯燥,皮面干松;如果超过成熟临界点,轻者壶表面起泡,壶身略倾;严重者通体起泡,壶身塌陷。


成型难、烧成难,导致朱泥壶的成品率偏低,容易有瑕疵。但对于杨国成来说,从小在朱泥的世界里徜徉,专跟朱泥打交道,对朱泥的泥性可谓是了如指掌。且杨国成老师对于紫砂壶的制作态度严谨认真,一般在有壶友订壶时都会多做几把,只挑最好的壶回馈壶友。


杨国成▪

国家助理工艺美术师

师从朱泥大师杨小泉

青年实力派陶艺家

生于陶艺世家,专心研究朱泥壶的制作与创新。多年来对壶艺有执着的追求,凭借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对全手工紫砂的热情,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紫砂造型设计与制作技艺。他的作品以朱泥见长,质地古朴、韵味淳厚,不媚不俗,深受海内外壶友青睐。


部分荣誉

2014年,在丁蜀镇首届“双桥杯”手工制陶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5年,《掇只》在宜兴市2015年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届手工制陶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今日的实力问鼎明日的大师,青年陶艺家杨国成未来可期。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