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紫砂泥料
早期紫砂壶贵在土胎,已是不争的事识。早在明朝时大彬以后,历代陶手便致力于泥料质感、色相的实验研究。所谓的“原土原矿”,是相对应于八十年代初期,紫砂陶手受外来刺激,个人意识觉醒后,“拼紫”泥料被广泛运用的现象而言。为何早期壶在土胎上的表现如此出色,连现代壶也不易超越?
其实紫砂壶的泥料是不平整的,紫砂器的胎质具体的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而造成的。
景舟八方 马永强
紫砂矿料开采后,经过翻晒、粉碎、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搅拌,制成湿泥块后放入阴暗的地窖或陶缸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贮存起来,使泥料中的水分得到均匀分布,以利于坯料氧化,让泥料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分解,以改善泥料的性能,这个过程叫“陈腐”。一般的紫砂泥料陈腐时间大多在一年以上,所谓的老泥一般要陈腐两三年以上。
相同质地的泥料,从理论上,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其烧成后与未经陈腐的泥料相比,在相同的烧成气氛及温度下,会因躁气褪去而变得柔和温润,色调也会有所加深。早期紫砂壶的土胎,陈腐时间长,沿用传统古法炼泥技术反复炼制,泥质特佳。如今光泽温润、不养自亮的土胎,已然成为早期壶的重要特征之一。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