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众说纷纭的石黄泥,制成壶后,究竟如何?

2023-01-11   名家风采

  关于石黄泥,市场上总是鱼龙混杂,众说纷纭。

  在宜兴著名的《阳羡茗壶系》中曾有记述:石黄,属于嫩泥矿,分散分布,原矿散落在嫩泥矿层中,是嫩泥经过长期风华而形成的一种天然矿料,形成于富含黄铁矿的黏土、页岩及其他泥质岩中。


石黄泥众说纷纭的石黄泥,制成壶后,究竟如何?


  通常以蛋形、圆形、圆柱状、或葡萄状结核的形状出现,大小不一,以蛋状最具代表性。外壳很硬,似铁,土黄色,其核形似蛋黄,故称为石黄。
  石黄泥中富含天然矿物质,其外表坚硬如石,核心质地绵密细腻,犹如肌肤之感。

  它含铁量极高磁铁可吸附,由石黄泥料所烧制成的壶号称“紫砂铁壶”,色若玄铁,重若镔铁,提起重感十分明显,它的铁质以及人体所需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因此石黄壶保温性能较其他泥料更强。


石黄泥紫砂壶众说纷纭的石黄泥,制成壶后,究竟如何?


  但是它的烧制温度,却又是比较低的,用纯石黄做出来的紫砂壶不仅难以成型,成品率也是极低。

  石黄在《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又被称作“石黄泥”,它产自西山前(即任墅村)赵庄嫩泥矿的底层,与朱泥是一种共生矿,历经上亿年而形成,被采矿人称为“土骨”,作为传统紫砂泥中的“至宝”,它的收藏潜力更是极高。


石黄泥紫砂壶众说纷纭的石黄泥,制成壶后,究竟如何?


  擅制传统器的周虎老师,所制的这把矮潘壶正是以石黄泥所制,潘壶源自莆田潘氏家用之壶,其矮者为矮潘,壶身腹扁浑圆,矮而不肥;壶嘴微弯,胥出有力,壶把耳形,壶钮灵动。

  整器曲线张弛有度,给人以敦厚之感,稀有石黄泥的加持,使得整壶泥色古朴温润,更为全器平添了一股拙味。


石黄泥紫砂壶众说纷纭的石黄泥,制成壶后,究竟如何?


  潘壶作为紫砂经典器型之一,有着美好的意愿,自诞生起便为众人所爱。其独特的造型与老师独特的制作手法相结合,给此壶又添几分神韵。

  可以说,这是一把集实用、把玩、欣赏、收藏为一体的上上之作。


石黄泥紫砂壶众说纷纭的石黄泥,制成壶后,究竟如何?


  周虎
  中青年实力派
  国家工艺美术师
  1974年出生于陶都。倾二十余年之力于紫砂壶艺一事,潜研穷索,在学习紫砂传统技法上下过一番苦功,沉醉于紫砂壶艺立足传统重在创新,传承古法擅长光素器的制作,尤其善于铺砂工艺,壶身金黄点犹如满天繁星。

  凭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传统与当代并蓄,在创作上大胆融入一些新元素,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挚爱,创作中思维活跃并不刻意追求风格。


周虎众说纷纭的石黄泥,制成壶后,究竟如何?


  其壶精工,其创作熔新意藏古意,其作品浑朴精简而意远,所有作品均采用原矿料全手制作而成,对于泥料及作品的造型都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就像周老师所说越是简单的东西你要赋予它灵魂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是紫砂手艺人的这份坚持与对艺术的崇高追求才有了今天更加鲜活的作品呈现给广大紫砂爱好者。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