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紫砂壶,中国茶文化的骄傲

2019-04-26   紫砂文化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美发展到了致。明代李渔曾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由此可见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


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具,这应是没有茶客反对的。这种茶具,经几百年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大自然为紫砂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紫砂壶体造型中,无一不是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泥色的浑然配置来展示它的形象美,以达到典雅、含蓄、古朴、端庄的艺术效果。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称赞紫砂壶艺“别出心裁,意在神韵”。


紫砂壶茶器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 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 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矮筋瓜壶  汤杰



紫砂壶茶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 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 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 人、茶的统一意念。



紫砂壶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中国的茶文化是离不开紫砂壶茶具的。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